|
![]() |
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規劃效果圖
![]() |
全面考量2006年7月31日9時,瓢潑大雨。
雨刮器開到了最快一檔,還是看不清前方的路面。坐在從大連駛向瓦房店的汽車上,記者的心頭發緊。
鬼斧神工的海岸線,在離沈陽270公里的渤海遼東灣東海岸,擰成了一個叫“溫坨子”的小地方,它三面環海,一面連接陸地。
一個月前的6月28日15時38分,隸屬瓦房店市東崗鎮的溫坨子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把20年前就傳出的要在那里建設核電站的消息,變成了開建“紅沿河核電站”的事實;也把當地人、甚至遼沈人帶入到了一種逃不掉的現實之中:既能享受到核電站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又要承受心理上的潛在核風險。
核恐懼與核輻射
有些事兒,“核”沒到時,好像不稱其為事兒,一旦“核”真的來了,就一下子凸顯出來。“研究表明,核電站帶來的輻射,不到天然輻射的1%。核電的發展給公眾施加的輻射劑量,遠遠低于利用核技術進行醫學檢測和診斷的輻射劑量。”中國軍事醫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平坤研究員說。
參加了1996年“國際切爾諾貝利事故10年大會”的中國核學會秘書長傅滿昌回憶說,大會對切爾諾貝利事故做出了權威性結論: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過量輻射,2人死于爆炸。其健康影響主要表現為: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有極少量增加,確診甲狀腺癌的兒童,僅有3人死亡。
2006年7月26日,記者在大連市采訪了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籌)合同采購組負責人陳啟明。曾參加過中國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建設的陳啟明說:“核電站不會像原子彈一樣爆炸,核電站中的核物質含量只占4%左右,而原子彈中的核物質含量占90%以上。核電站就像是啤酒,原子彈就像是白酒,雖然都含有酒精,但啤酒不會燃燒,高度白酒卻能燃燒。”
據介紹,紅沿河核電站采用的反應堆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不一樣。這種壓水式反應堆更安全,是引進法國技術后又經過自主創新的。這種技術在國內秦山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已經有十幾年的應用,結果表明:先進、可靠、經濟、清潔。目前國際上的核電站技術有三代,實際運營的只有二代,紅沿河核電站屬于比國際上的二代技術高一些的二代加核電技術。
同樣參加過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建設的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籌)高級工程師羅洪磊說:“按國際通用標準,紅沿河核電站在放射性物質(裂變產物)和環境之間設置了三道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泄的事故。第一道屏障———核燃料芯塊密封在鋯合金包殼內,放射性物質不會釋放出來。第二道屏障———由核燃料構成的堆芯封閉在壁厚20厘米的鋼質壓力容器內,放射性物質不會泄露到反應堆廠房中。第三道屏障———反應堆廠房是一個高大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筑物,壁厚1米,內表面加有6毫米厚的鋼襯,放射性物質不會滲出廠房之外。”
核廢料處理
和世界各地核電站建設一樣,核廢料處理也是紅沿河核電站建設中的關鍵點。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康日新說,中國的核燃料完全是閉式循環的,所謂閉式循環,就是從開礦,鈾濃縮,原料、燃料元件加工,再用到核電站里面去,都是在封閉條件下完成的。高級工程師羅洪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3年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要求核電站要把產值中相當大的比例作為核廢料處置和核電廠關閉后的善后處理費用。所以,我們會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規,核電站的固體廢物完全不向環境排放;放射性大的液體廢物轉化成固體廢物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員淋浴水之類低放射性廢水,經處理、檢驗合格后排放;而氣體廢物經過處理和檢測合格后向高空層排放。”“固體廢物不排放,那會放在哪里呢?”記者問。“中國的核電站建成時間相對還短,數量也少,用過的核廢物不多,目前都暫時放在每個核電站建成的固定的防輻射房間里。將來會統一在某個適合的地方按國際慣例做深埋處理,留待技術成熟時,挖出來再利用。”核電省份:擁有更深廣的發展空間將于2007年9月15日開建主體工程的紅沿河核電站,第一臺機組2012年運行發電。
在瓦房店火車站,記者采訪了瓦房店市水文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白云森。他說:“開始全瓦房店的人都怕爆炸和輻射,但現在大多數人都想得開了。什么事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做吧?”
這位當地人的話發人深省。不能因為核電有危險就不發展,但是,把核電作為新型能源終極建設,就應該是中國、尤其是遼沈電力事業健康發展的不二選擇嗎?兩院院士何祚庥的觀點認為,今后是可再生能源的時代,中國必須做好準備。
何祚庥認為,中國不能走以核能為主導能源的道路。因為中國的天然鈾資源僅能支撐50座標準核電站連續運行40年(將未來的天然鈾資源也計算在內)。盡管有些國家已經和中國簽訂了長期供應天然鈾的合同。但是在世界紛紛大力發展核電的形勢下,世界各國對天然鈾的資源爭奪,決不亞于對石油的爭奪。
何祚庥認為,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領域中的“先進生產力”,是真正“取之不盡”的能源。它們在技術上有的已經完全成熟(如水能),有的接近完全成熟(如風能),而且其發電成本將遠低于核能。有的在技術上尚未成熟,發電成本也較高(如太陽能),但資源無限,并已找到有望實現大幅降低發電成本、直至和火力發電相競爭的技術途徑。
據有關部門計算,中國的風電資源高達45億千瓦,如果開發其中的1/2,即相當于1000座標準核電站;如以每個標準核電站能提供106千瓦的電功率來計算,中國僅85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區太陽能,就能提供約16700座核電站的電功率。
當然,可再生能源的重大缺點是“有水有電、沒水沒電,有風有電,沒風沒電”。但是,這種持續可供性差的問題完全可以由能調節供求的調峰電站解決。
也許近在咫尺,也許尚還遙遠,但科學家展示的廣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時代卻是真切的。因此,作為“核電”省份省會城市的沈陽,在能源發展戰略和社會心理上,都將從此擁有更豐富、深廣的發展空間。國家戰略、地方經濟
與行業效益當記者2006年7月31日10時趕到瓦房店市東崗鎮紅沿河核電站項目施工現場時,暴雨已停。雨水也沒有沖刷掉重型卡車巨大的輪印。380公頃面積的施工現場與望不到邊的大海連成一體,上面沒有一處建筑物,給人的感覺是遼闊。
陪同記者的一位核電工程師說:“核電的概念就是30噸左右的核燃料,能產生讓一個有冰箱、空調、電視機、洗衣機和無數燈泡的家庭,管夠用上700萬年的電能。”這位工程師說,如今全世界有444座核電站在運行發電。其中,美國有104座,法國有59座,日本有53座,俄羅斯有27座,德國有20座,韓國有18座。很多國家還在陸續開建新的核電站。中國有8座核電站,分布在廣東、浙江和江蘇三個經濟發達的省份。現在,中國有一半的省份都在要求建設核電站。
此前,在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籌)坐落于大連星海廣場的辦公樓里,合同采購組負責人陳啟明告訴記者,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規劃分期建設六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總投資約600億元人民幣。大連市2005年的全市用電量是139億度,紅沿河核電站的二臺機組就能滿足這一用電量;項目全部建成后,發電量將比遼寧省2003年用電量的一半還多;相當于東北電網總裝機容量的七分之一。六臺機組年可實現利稅約60億元。
沈陽企業成為相關設備潛在提供商
紅沿河核電站是大連市的“十一五”理想之一。瓦房店市也在2004年1月拿出了一份關于核電站建設與當地經濟發展的說明:以提供核電項目建設所需的大量建筑材料;金融、保險、郵政、通訊業將贏來極大商機;核電一期工程每年可為當地提供稅收50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可為地方提供稅收10億元以上。
作為核電站采購部門的負責人,陳啟明透露,國家要求紅沿河核電站設備的國有化率高于70%。國家發改委曾專門組織召開了重型設備采購招標會,指出,要以此項目拉動東北裝備制造業的振興。也就是說,會最大程度地使用東北企業生產的設備。
在記者的追問下,陳啟明透露,只有多臺機組同時開工,才能產生國家預期的拉動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的效果。所以,很可能一次批準四臺機組同時開工建設。這樣,汽輪機、發電機、壓力容器、蒸發器、管道、水泵、閥門等產品將會在東北企業中大量采購,而沈陽的企業已經是輸變電設備、閥門、水泵等設備的潛在提供商了。
核電上網電價具備與煤電競爭的能力
其實,20多年前核電戰略就被遼寧省提到了議事日程。但是當時國家予以考慮的“溫坨子核電項目”最終還是移師別處。目前,據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說:“中國正在用‘積極發展核電’代替過去的‘適度發展核電’政策。”
煤炭資源的前景和煤電成本的逐年升高,促成了中國核電發展的新機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高級工程師沙亦強說,中國1900億噸煤炭儲量只能維持40年左右的使用期限。而一座200萬千瓦的核電站,一年半只需要補充兩卡車的核燃料,同樣規模的煤電廠,需要每天有24節火車皮24小時不停地運煤。
同時,核電站蘊含的巨大利潤成為中國核電事業出現快速發展勢頭的市場動力。
據陳啟明介紹:“核電前期投入大,每1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電站的投資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但實際使用壽命長,后期運行成本低,只要渡過10年左右的還貸期,經濟效益非常明顯。”西南電力設計院工程師李恩說:“核電站的回報是十分驚人的,30%以上的利潤,遠遠高于電力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西安交通大學核能與熱能工程研究所賈斗南提供數據說,目前法國的煤電成本是核電的1.75倍,日本為1.51倍,韓國為1.7倍,美國的核電成本早在1962年就低于煤電了。
在國內,2004年6月底,秦山二期核電站上網電價為0.414元/千瓦時,已具備了與脫硫火電價格0.40元/千瓦時競爭的能力。
國家核電投資政策的松綁、巨大的運營利潤、高額的地方稅收,使中國最有實力的投資商和一半以上的省份都要求投資建設核電站。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康日新說:“到2020年,我國可能會有40個核電機組運行。”
紅沿河核電站現場項目部副總經理曾憲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由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建設與運營,公司由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大連市建設投資公司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資組建。
據了解,遼寧核電有限公司正在積極與國家及有關方面協商,力爭加入到“紅沿河”后期的建設與運營之中。
來源:沈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