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區日前發現19具西藏馬鹿尸體,死因至今未明。7月20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局保護處獲悉,西藏山南地區桑日縣日前猝死的一批西藏馬鹿已經排除傳染病死亡的可能,但是因為死亡時間較長、所采樣本受到污染,具體致死原因仍然無法確認。
西藏馬鹿學名馬鹿西藏亞種,在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屬于一級重點保護對象。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它被排在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唇鹿之前。目前,西藏馬鹿數量約在200只左右。國際大型哺乳動物研究結果表明,一個物種如果低于200只,其遺傳基因會受到致命創傷,物種將面臨絕種危險,而西藏馬鹿目前已經接近這個臨界點。
知識小鏈接:
|
別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屬于鹿科,學名為 Cervus elaphus。
大型鹿類,體長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千克,雌性約150千克。
雄性有角,一般分為6叉,最多8個叉,茸角的第二叉緊靠于眉叉。夏毛短,通體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馬鹿川西亞種,背紋黑色,臀部有大面積的黃白色斑,幾蓋整個臀部,與馬鹿其他亞種不同,故亦稱“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歡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堿。9~10月份發情交配,孕期8個多月,每胎1仔。鹿茸產量很高,是名貴中藥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貴的滋補品。馬鹿在我國廣為養殖。
產于東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
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來源:北方新報/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