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很小的時候,家里養(yǎng)了一只奶牛。我和姐姐都很愛那只牛,因為它很善良,眼睛很大,但充滿慈愛。爸爸用鍘刀鍘干草或玉米桿,我們一把把給它喂,看它的舌頭螺旋式地卷動。有時,會讓它舔我們,它都很聽話。牛后來病了,屠宰場的人拉牛的時候,牛哭了。濕濕的眼淚順著臉頰流淌。母親不忍心,就躲進屋子了,也沒有心情與屠宰場的人再議價錢,草草賣了。牛不愿意走,那幾個生人怎么拽,它也不走。牛只是回頭望主人。屠宰場的人又去勸我媽,母親親自牽著它,它才跟著走。但是,牛頻頻回頭,走得很遲疑,如同有心事。它回頭凝望我和姐姐,也看它的牛棚,也看栓過它的木樁,也看天空。那一刻,我知道它什么都明白,也知道來的生人們是干什么的,也知道主人準備牽它做什么。母親不想牛被屠宰,但是家中經(jīng)濟拮據(jù),不賣它,供養(yǎng)我和姐姐上學(xué)會更困難。牛,它的回眸很深情,此刻沒有怨言和懊悔。它流淚,不是難過自己,是感恩。感恩主人一生的陪伴、照顧和辛苦。當然,它更辛苦。但是,那一刻,它的眼睛里充滿的是感恩和無悔。同時,還有一份孤獨,和對于主人未來生活的牽掛。
那次經(jīng)歷,使很小的我就知道,一些動物是通曉人情世故的,尤其是牛。聽說,鹿在被獵人追到懸崖邊,無路可逃時,也會回眸看獵人。我相信那眼神,也一樣是無悔的、慈善的,而不是憤怒和憎恨。它不會有一絲埋怨,眼神里的,更多是希冀和牽掛。希冀獵人的慈憫,牽掛自己的幼崽。但是,那眼神又是湖水一般地平靜,沒有火焰和憤怒。它僅僅只是希望獵人讀懂它,那是渴望溝通的眼睛,理解的眼睛,寬恕的眼睛,充滿柔弱的眼睛,期待的眼睛。
龍泉宮地處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鳳凰山山坳之中,藏風聚氣,四季泉水涌動,是修煉的佳境。常聽人說山中有不少修行的靈物。狐、黃鼠狼、蛇、刺猬之類修行的例子很多,入道門之后,也聽過很多。不少故事,還是老修行講的。但是,我沒有見過。未見過的事情,存而不論。
白狐在不遠處回眸凝望,像是在感恩
放生白狐的回眸
甲午年臘月廿四準備接玉皇駕之前,忽然廟里有人說有一只白狐,要去放生。我想見見這狐,卻沒有緣分。最終錯過了這次放生。過了新年,乙未年正月,當家老爺給了我當日馮居士在山中放生的照片。并言白狐被放生后回眸凝望良久,是在感恩,遂囑咐我寫就此文,以“以身說教,度人向善”。放生的照片中,觸動我的,正是當家老爺說的一張“回眸”的照片。白狐沒有倉惶逃跑,而是在不遠處看放生的人。而回眸,往往想表達的是感恩之情。
動物是有感情的,何況是靈類。它自己的心里,一定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如何在那一日游玩時,被獵人捉去,又如何被關(guān)進籠子,又如何被帶到陌生的市場。在緊張無奈中,又如何出現(xiàn)一位陌生人將其帶走,它離開那喧鬧和殺氣的市場,從那陌生人的氣場里暫時感知到一絲安全和希望,但仍驚魂未安。到了道觀,當家老爺慈悲,趕來為這只幼年的小狐念了些鼓勵修行和通曉生死的經(jīng)文。
居士馮晶在山中放生被救的白狐
小白狐終于不再感到恐懼,因為這里一切人的眼神、語氣和動作都是慈善的。它聽不懂人的語言,但是,氣場和情感是沒有界限的。就像一個人去了國外,完全不同的語言、建筑和風土人情,卻可以通過語氣、聲調(diào)、動作和場景來判斷對方說什么一樣。
萬物有靈。道士在經(jīng)壇誦經(jīng),真香徑達三天,真文通達三界,飛過的蛾蟲、蜜蜂,爬過的螻蟻、肉蟲,殿堂外樹里宿生的附木精靈,都在聞法。或許,你念了一輩子經(jīng)、抄了一輩子經(jīng),未曾了悟自性本來,那本來沉淪惡道的眾生,卻突發(fā)精誠,虔恭起來,若宿世有因,那一念,卻勝過你十年、三十年,它剎那因你誦經(jīng)而超脫了也未可知曉。經(jīng)功浩力不思議,你發(fā)了大慈悲心去念,必然有有相或無相的眾生受益,自己因誦持經(jīng)文悟解真常最好,若不能,常年如法如儀持念也會結(jié)緣不少有緣眾生。這個功德,莫可稱量。
于那山中生長的幼狐說經(jīng),便是添了一份緣。無論它領(lǐng)悟不領(lǐng)悟,至少與正道結(jié)了緣。山中被獵人捕捉,是一難,卻也因此造就了一段在道觀的善緣。
烏鴉的禮物
我前幾日,又看了一則新聞,說國外一個叫蓋比(Gabi)的八歲女童,因為經(jīng)常在家中庭院灑食,許多烏鴉就會經(jīng)常給她送來撿到的各種亮晶晶的東西作為禮物,包括鑰匙扣、螺絲釘、曲別針、小燈泡、玻璃珠、紐扣等等。這些小禮物,多是烏鴉們在草叢覓食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但是,它們心里惦記著自己的朋友,知道把好看的、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蓋比。海豚也是智慧的。海豚救人、通人情的故事已經(jīng)很多了。這些事情,說明動物是有愛心的,知道回報的,知道感恩的。
烏鴉送給蓋比亮晶晶的禮物,作為食物的回報(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現(xiàn)在養(yǎng)狗養(yǎng)貓的人很多,穿衣服、穿鞋,有戶口,有自己的沐浴露,有自己的醫(yī)院,有自己的狗糧貓糧,有的還上學(xué)。為什么人類對待寵物的態(tài)度會超乎尋常地親近?我想,是因為一些養(yǎng)寵物的人在尋找,尋找人類心靈最基本的關(guān)愛和信任。這種關(guān)愛和信任,在人類社會很難找到了。有句話,我曾經(jīng)不理解,現(xiàn)在,完全理解了。這句話是:“當你和人接觸得越多,就會越喜歡動物。”人類社會,變得面目全非。人的單純和善良,屢次被同類傷害,就會回避。而在動物這里,更容易建立信任,便于人維護真實的自己。動物,它們身上保留著人類社會已經(jīng)丟失的東西——單純、感恩。
經(jīng)常聽有人說人類要“保護動物、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之類的口號,我苦澀地笑了。人類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動物、地球、大自然。人只是宇宙中的過客。人類社會的全部力量,充其量只是“保護人類”或“毀滅人類”自己而已。而所謂的“保護人類”,就是使人類在毀滅自己的途中,不那么快被動物界、地球母親和創(chuàng)造我們的大自然淘汰、否定掉。
大自然給了人類太多,寵壞了我們。人類什么時候知道感恩動物、感恩地球、感恩大自然,去建立一種保護自己的和諧、長久之路?那只白狐被放生之后的一個回眸,說明它還知道感恩。人類,什么時候會回眸呢?救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