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美國國家公共電臺3月8日報道“中國污染可能導致美國寒冷多雪冬季”,認為波士頓“末日暴雪”和紐約、華盛頓極寒天氣與中國空氣污染有關。
對此,中國氣象局組織專家研究分析表明,常年冬季,美國受地形、“大湖效應”和穩定的強大低氣壓帶影響,容易出現低溫和暴風雪。去冬以來美國暴雪頻繁主要是極地冷氣中心偏向美國和大西洋暖濕氣流偏強造成的,與中國空氣污染沒有直接關系。
研究認為,受地形和氣候系統影響,美國冬季容易出現低溫和暴風雪事件。特別是去年冬天以來,美國出現了20次暴風雪天氣過程,其中有6次大范圍暴風雪天氣過程,次數多、雪量大、氣溫低。其中,今年來美國暴風雪頻繁,部分地區積雪突破記錄。
就中國氣象污染對美國有無影響的問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下屬的“大氣污染物半球傳輸特別工作組(TFHTAP)通過多模式和觀測研究,于2010年完成的一部由多國科學家參與的評估報告《洲際傳輸評估報告》指出,東亞的排放對北美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報告顯示,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年均臭氧濃度是40ppbv,而東亞的臭氧及前驅氣體的排放對北美地面臭氧影響僅達到0.3-2.05ppbv,因此東亞對北美地面臭氧的貢獻是非常小的。同樣,東亞地區的氣溶膠對北美地面濃度的年均貢獻也非常小。通過多模式模擬研究發現,當東亞地區的氣溶膠及前驅氣體排放減少20%的時候,北美的地面氣溶膠濃度也就降低了10±7ng/m3的范圍。
氣象專家表示,從統計意義上講,也只有1.3%的東亞氣溶膠能夠從亞洲傳到北美,這是由環流的特征和氣溶膠的生命周期所決定的。中國排放的污染物與美國暴風雪天氣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