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李楠樺)從中央氣象臺獲悉,5月18日白天,內蒙古中東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內蒙古東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有37~39℃,內蒙古東部偏南局地可達40℃。20日開始,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范圍將明顯減小。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高溫天氣是由于內蒙古西部的大陸暖氣團在自西向東緩慢移動,華北黃淮等地在暖氣團控制下出現晴熱少雨的天氣。
何立富指出,此次高溫天氣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日最高氣溫上升幅度快,尤其在午后,紫外線輻射強,溫度上升最快。二是空氣中濕度較低,因此這種高溫天氣下公眾不會感覺太悶熱,天氣也較為干爽。三是晝夜溫差明顯,雖然白天最高氣溫可達三十多度,但夜間溫度仍然較低,體感比較舒適。
何立富強調,此次高溫天氣對農業影響較大。一方面,前期由于內蒙古東部、華北等地降水比歷史同期明顯偏少,一些地區氣象干旱程度達到重度,而此次高溫天氣正好出現在干旱區域,會使得土壤水分蒸發加快,加劇旱情的發展。
另一方面,目前華北、黃淮冬小麥正處于開花授粉和灌漿的產量形成關鍵階段,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北部等地出現持續晴熱,空氣相對濕度小,午后風力一般大于3米/秒,加之部分地區土壤墑情偏差,這就導致冬麥區將出現干熱風天氣。16日,河南省發布了干熱風橙色預警;18日至19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左右,還將出現中到重度干熱風天氣,對冬小麥灌漿不利,將導致冬小麥灌漿速率下降,降低籽粒重量。
據了解,從20日開始,高溫天氣將有所緩解;21日伴隨一次降雨天氣過程,上述高溫地區將結束高溫“烤驗”,進而轉入涼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