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海南坡鹿可否合法獵殺
2006-08-15
 

一只出生剛十天的小坡鹿與母鹿在一起

    原定本月13日,在成都舉行我國首次國際狩獵野生動物額度拍賣活動,此消息一經發布,輿論一片嘩然。

    不知是否緣于公眾普遍質疑的壓力,國家林業局最終決定推遲舉行拍賣活動。

    當狩獵野生動物頓成為坊間熱門話題時,海南省有關部門也向媒體公布了他們的設想:用8年至10年的時間,把海南建成國際狩獵基地,而倍受島民關愛的、海南獨有的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成了未來可以獵殺的對象。

    林業部門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依據,以表明這個決定合法合理合情,甚至將其上升為:是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手段的變革,將成為海南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

    然而,海南的公眾更多的是表示質疑,特別是在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今天。

    產業化未必是保護的有效途徑

    “4萬美元可以舉槍射殺一頭野牦牛、1萬美元能獵獲一頭盤羊……”這樣的狩獵價碼不可謂不高。基于豐厚利潤的預期,國家林業局有關人士提出了野生動物保護的創新模式,即適度的狩獵更有利于保護野生動物。

    記者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專業知識知之不多。當然,記者相信,適當狩獵可讓動物群體免于過度繁殖,利于生態平衡,也愿意相信拍賣狩獵權還能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一些資金。

    針對社會各界的質疑,記者也相信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會指定狩獵地區、會限制狩獵對象和數量,但記者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多年前關于教育產業化的大討論、關于醫療產業化的討論。在依稀的記憶中,記者還能回味有多少專家雄辯地證明教育產業化和醫療產業化對民眾、對國家、對產業是如何、如何之好。但如今令眾多普通群眾感到痛心的是,孩子上學和看病已成為背負身上的“大山”,有多少成績優秀的孩子上不起學,有多少農民看不起病。

    專家們從專業角度分析了建立國際狩獵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當然相信這些專家是完全出于專業良知作出的這一判斷。令記者擔心的是,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監督不健全、問責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拿什么保證有關機構在具體實施時不違背初衷呢?美國等國家同時擁有嚴謹配套的監督機構,而我們目前還沒有。為了避免濫殺、誤殺,國家林業局提出由導獵人員監督狩獵者,但是又由誰來監督那些導獵人呢?既然別人是交了幾萬美元的消費者“上帝”,從職業精神出發,也得服務好“上帝”。為了斂財,某些人打著保護的大旗進行破壞式開發的事例并不少。

    保護野生動物的途徑和方式有很多,如果狩獵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有效保護野生動物,在海南目前的省情下,這樣的產業化極有可能會使美好的目的走偏。不難預測,如果“狩獵權拍賣”的口子一開,必然會有某些機構和個人會挖空心思把公共資源集團化乃至私有化。以此積累生態保護資金,或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的目的很有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目前,濫捕濫獵、偷獵盜獵的現象還很嚴重,試想,沒有合法狩獵權的人在不斷非法偷獵,如果富豪們通過鈔票名正言順的狩獵——“有錢人殺得,我為什么碰不得”的不滿情緒會不會讓非法偷獵者更加肆無忌憚呢?

海南坡鹿可否合法獵殺

    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狩獵行為管理條例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法規,許多山區群眾逐漸接受了保護動物方面教育,主動收起了獵槍。但日前披露的一條消息引起了環保人士的不安。

    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海南已具備成為國際狩獵基地的條件,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正在做一些初級準備工作,醞釀在海南建立國際坡鹿等狩獵基地,預計在8年至10年建成。

    讓海南獨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成為合法被獵殺對象,頓時成為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有關部門的經濟賬:獵殺一頭坡鹿可要價10萬美元

    “現在海南有一批坡鹿即將到生命的終點,若采用傳統的利用加工,一頭收益在3萬元至4萬元。但如果成為國際狩獵基地,一頭坡鹿被獵殺可要價8萬至10萬美元。”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王春東接受采訪時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王春東說,去年年底,國際狩獵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官員在五指山、東方大田坡鹿保護區觀光后認為,海南具備開展國際狩獵的基礎。海南近年吸引大量國際人士前來打高爾夫球,對海南的生態環境和動物品種很感興趣,其中一些人士表示出有狩獵的興趣。

    據悉,相比于打高爾夫,狩獵在國際上是屬于富豪們更值得炫耀和更有吸引力的運動。

    根據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的相關統計,海南坡鹿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人工繁殖,通過人工繁殖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600多頭。經人工繁殖成功的許多海南坡鹿已經進入老年,喪失了繁殖能力。這批坡鹿即將進入更新期,如果能夠吸引國際富豪前來狩獵,每頭收入能達到60多萬元人民幣,遠高于正常淘汰一頭收益的20多倍。

    市民:獵殺不應該

    有關部門:這是保護模式的變革

    “坡鹿是世界級保護動物,不管什么形式的獵殺都是不應該的。”海口市民艾子敬說,坡鹿等數量有一定的恢復,但遠沒有達到不殺不行的“飽和”程度,人類刻意獵殺會破壞生態平衡。

    市民王強更為憂心:“有限度狩獵”一旦成了旅游項目,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很容易變成“無限度的濫殺”。

    據介紹,在保護措施相對薄弱的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海南省由于亂捕、亂獵等破壞野生動物現象的大量存在,海南野生動物資源在短短的20年左右遭受了嚴重破壞:海南黑冠長臂猿從2000多頭銳減至不到20頭,海南坡鹿從2000多頭并廣泛分布于海南省西部丘陵等地速減到全省所剩不多。——嚴重的破壞雖然沒有使野生動物物種減少,卻造成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群落大面積縮小。

    市民李榮華認為,山區群眾有打獵的傳統習慣,如果富人就有資格獵殺動物,很難心態平衡,弄不好開辟狩獵基地會誘導更多的當地群眾打獵成風。

    對于市民們的疑慮,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有關工作人員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說,狩獵能調節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能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資金。雖然是獵殺野生動物,但也是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框架之內。如果拍賣或出售一部分可能要淘汰的狩獵權,意味著保護與利用模式迎來新變革。

    他們認為,因為狩獵的價格相當貴,這可能會引導當地人為了吸引國際狩獵者,平時會更好地保護動物。

    也有少數市民贊同建立國際狩獵基地的計劃,他們認為有計劃有針對地狩獵,淘汰老弱病殘,可實現野生動物種群及其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狩獵有嚴格的限制 但監管能否到位

    “野生動物狩獵權拍賣獲得的收入,怎么分配?山區群眾能分到多少?富人能打,當地的窮人憑什么就不能打?負面示范效應可能會更大些。”

    “如果放開狩獵,野生動物的樂園成了富人的樂園,會不會顛覆一些環保理念。”

    面對市民的這些疑問,有關人士認為,國際狩獵基地能否得到人們的贊同,與狩獵的監管到位關系重大。根據國家林業局公布的原則:申請狩獵業務有嚴格的程序。申請內容包括:幾個人參與,所獵動物的品種、數量等,先由當地上報國家林業局有關部門審核,獲準后方能狩獵。狩獵前,獵槍須向公安機關嚴格登記。整個狩獵過程由野保部門指定的導獵員全程陪同,與此同時,當找到規定的獵殺目標時須經野保人員認定方能獵殺,不得獵取傷害國家禁止捕獵的保護動物。每個獵人均有導獵監控,目標動物均有身份標示,死后立即記錄。出現誤殺將被處罰。在野生動物發情期和繁殖期之外,“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獵殺的不能是正當壯年的野生動物。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負責人在日前表示,當然,一旦發生誤殺,就是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狩獵者理應受到相關處罰。

    國外有成熟經驗可借鑒 但會否南桔北枳

    “美國一年大約賣出100萬只野鴨的狩獵權,將狩獵權制成一張張憑證放到超市賣,每張憑證上都對狩獵行為作出嚴格限制。”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曹良介紹。

    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狩獵在國外是一種保護野生動物的有效手段,并在美國形成了超過200億美元的大市場。而根據目前前來海南旅游的消費水平,一個國際狩獵者將給海南帶來的旅游收入大概相當于1000個普通旅游者。

    “我省一直未在政策上允許野生動物狩獵行為,目前我省野生動物狩獵仍是違法的。”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說,目前海南省野生動物利用僅限于人工繁殖領域,但從長遠來看,海南發展國際狩獵對豐富海南旅游市場、增加地方收入和促進野生動物保護是有利的。國際狩獵已成為一種昂貴的消費,而作為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海南,發展國際狩獵產業或將成為海南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而管理規范的國際狩獵產業的引進,也將給海南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手段帶來一場變革。

來源:海南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