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北京11月22日訊 記者郄建榮 各地頻發的霧霾污染帶動了室內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火熱。但是,據相關權威部門檢測證實,不同產品所謂的凈化效能均達不到所宣傳的高性能。
為規范空氣凈化器市場,環保部環境認證中心與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驗中心等單位將共同制定中國空氣凈化器綠色產品評定標準,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標準將對室內空氣凈化器去除PM2.5等污染物的去除率提出直接要求。
在環保部環境認證中心近日召開的中國空氣凈化器綠色產品評定標準制定啟動會上,有關專家認為,目前發布的空氣凈化標準主要關注的是家用空氣凈化器的安全性能,產品質量等,而對于其凈化功能以及有害物質去除率至今沒有強制性的規定。
環保部環境認證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已經啟動的中國空氣凈化器綠色產品評定標準,是我國首個空氣凈化器環境標志產品標準。這項標準是建立在2015版《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基礎上,從關注產品設計、生產過程控制、使用階段、到最終的廢棄以及回收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產品的環境保護設計要求、原材料的選取,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環境行為控制。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中國空氣凈化器綠色產品評定標準,還將對室內空氣凈化器去除PM2.5、甲醛、苯系物等室內空氣中主要污染物的凈化效能指標做出規定。他說:“作為中國綠色產品的評定標準,空氣凈化器環境標志產品標準要求室內空氣凈化器在滿足2015版《空氣凈化器》新國標的基礎上,還要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特別是對公眾健康有直接影響的室內PM2.5和有機揮發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對產生二次污染可能性提出明確的限制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