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陜西省環保廳近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2016年陜西關中地區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其中渭南、咸陽、西安優良天數分別減少90天、88天和59天。陜西今年將加大治污減霾力度,展開針對散燒煤、秸稈焚燒、重型柴油車等污染源的8個專項治理行動。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2016年,陜西省13個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最好的是安康市,最差的為韓城市。與2015年相比,安康、韓城、西咸、延安、榆林、商洛等6個市(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漢中市持平,咸陽、渭南、楊凌、西安、寶雞、銅川等6個市(區)空氣質量有所下降。
環保部門監測顯示,在污染物濃度方面,2016年,陜西13個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平均為112微克/立方米,其中安康達標,其他市(區)超標。細顆粒物(PM2.5)濃度平均為62微克/立方米,其中榆林達標,其他市(區)超標。與2015年相比,2016年渭南、咸陽、西安、銅川、楊凌、寶雞、漢中等7市(區)優良天數分別減少90天、88天、59天、59天、46天、33天、12天。
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郝彥偉表示,針對空氣質量狀況和目前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今年陜西省將開展8個專項治理行動,削減關中地區煤炭使用總量、整治原煤散燒、控制農村秸稈焚燒、整治低速載貨車、防控重型柴油車污染、治理小散亂污企業、嚴控重點工業污染源、嚴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等。
郝彥偉說,作為霧霾比較嚴重的陜西關中地區,還存在各地應急方案不統一的問題。今年陜西省環保部門還將采取措施,按照國家應急預案的制定標準,將各地應急方案必須統一起來,以達到聯防、聯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