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關于"流浪貓被抓被殺制成"羊肉串"的報道"后,老于主動與記者取得聯系,說自己的良知被喚醒,感覺過去做的事"太作孽",打算從此金盆洗手。
應記者的要求,他展示了自己過去抓貓、販貓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防疫證明和交易記錄,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從上海到廣東的販貓經歷,其中透露出諸如"流浪貓被抓后送到廣東被活活溺死,然后剝皮制成大衣"等細節。
自:Club.ChinaRen.com資深貓販這樣煉成 “裝羊肉蒙人,那是‘游擊隊’的小打小鬧。因為一只貓要賣20元,做成肉串賣,成本比羊肉還高,因此那都是燒烤攤主自己抓貓、殺貓拿肉去騙人的……”在對“貓肉串”表示一番不屑后,老于展示出了自己的交易記錄———2005年一年,經過他的手,至少販賣了10萬只貓,全部銷往廣東。
老于說自己5年前剛入行,僅僅是一個捕捉流浪貓賺點小錢的“下下線”,一天最多捉過28只貓,之后以每只6元的價格將活貓賣給“烤羊肉串的”。“我自己不殺,不忍心啊。”老于這樣為自己的捉貓行為辯解。后來,他逐漸發展“下線”成為頭目,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
真正的量變到質變發生在2003年。在一個專做“貓生意”的朋友介紹下,他發現將活貓整車地運送、販賣到廣東,能夠賺大錢?!拔页韶堌溩?,就再也不用風里雨里辛苦了,從此可以穩坐釣魚臺等著別人送貓來了?!彼f:“我一車就能收幾十籠,每籠20只,這里面的利潤只有我心里明白———販一車能賺上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在那一年年初,他租了一個偏僻的弄堂,繼續收購抓貓人的貓,第一次就收了6000多只。然后他跟位于廣州的一個市場聯系,表示自己的貓每只價格比別人便宜1元錢,結果,他的6000只貓“傾銷”廣州,立即打開了市場,迅速成為“行業名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專跟貓過不去的老于有了“一只耳”的綽號。
運輸幾乎無阻攔 “具體的市場有很多。廣州是需求量最大的,其次是深圳、江門、花都。”老于說到這里就眉飛色舞、興奮異常?!霸谶\輸的過程中沒遇到什么阻攔嗎?比如檢疫部門什么的?!庇浾邌?。
“完全沒問題!在上海管得嚴,每只貓都要檢疫,每只檢疫費是2元錢,還要辦證。出了上海,一整車貓辦一張檢疫證就可以了。所以說,只要路上不出問題,一到了目的地,我們就等著拿錢了?!边@時候,老于終于說出了貓販子暴利的部分來源———在本地逃避檢疫,降低成本,到了廣東就說每只貓都有2元錢檢疫費成本,由此再賺一筆。
貓的命運 剛開始販貓的時候,“一只耳”只知道這些貓運到廣東后都上了餐桌,但對于到底怎么殺、怎么做成菜肴,都一無所知。
后來,老于去廣東次數多了,隨當地老板吃過幾次飯,這才知道貓的悲慘下場?!盎钬堖M了飯店,一只一只被用水活活溺死,肉燒成各種菜,皮晾干收集起來統一賣給服裝廠;死貓、奄奄一息的貓不能賣貓肉,因為吃貓肉的顧客會驗貨的,但這些也不能浪費了,當地人就把它們完全淹死、洗干凈,剝下皮晾干也賣給服裝廠?!?
第一次看飯店殺貓,連“一只耳”這樣的老江湖也感到毛骨悚然。
在飯店都是現殺現做,據說這樣的貓肉最鮮,也最滋補。2003年秋季的一天,老于在花都一個老板開的飯店里看到, 廚師手里拿著一個鐵籠子走向關押貓的木籠,里面的貓仿佛知道大難臨頭了,非?;炭帧⒙曇羝鄳K。廚師把貓裝進籠子后,送到一個專用來殺貓的大水缸里,把籠子平行浸入水中,眼看著水缸中的水逐漸淹過貓的身軀、咽喉,這時眼看要溺水的貓會最后向上一躥,然后就被活活溺死。
他感慨說:“剛開始看到,我真的于心不忍,但后來就冷漠了……”
雖然號稱“一只耳”,但老于從來沒有吃過貓肉,他總覺得這種小精靈不能吃。但吃客實在很多,特別是在廣東,許多人認為貓是滋補佳品。也是這個原因,抓貓、販貓、殺貓、賣貓肉、賣貓皮,形成一條巨大產業鏈。
“我知道的情況是,許多看上去像虎皮制作的衣服,其實就是用貓皮制作的?!崩嫌诟嬖V記者,自己曾經在廣東虎門一家服裝廠里見識過貓皮被制作各種服裝的過程。
在那家廠里,老師傅告訴老于,貓皮按花紋分,有青貍花、黃貍花、雪豹花和雜色花,不用染色就能直接制成褥子、翻毛大衣、童裝、皮領、皮帽等。其中青貓皮褥子、三花貓皮褥子、黑白花貓皮大衣等,完是用貓皮制作的。由于貓毛比兔毛硬一些,而且不會掉毛,所以是市場暢銷貨。
“那個師傅告訴我,一件全貓皮做的大衣,至少要殺掉20只貓。”老于說。
一張貓皮賣給服裝廠的價格是2-5元,這是根據貓皮的大小、皮質好壞、花紋的樣式來決定的。貓皮經過加工后,用20張左右制成一件大衣,再加上人工、水電等費用,成本也就是100-300元,而一件最便宜的“虎皮大衣”,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高達1600元。
“平均每張貓皮能給廠家帶來55元利潤。”經過一番計算之后,老于最后告訴記者這樣一個驚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