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澳大利亞官員正式把嚙齒類動物珊瑚裸尾鼠從瀕臨滅絕的物種名錄轉移到了“滅絕”類別。這使它們成為第一種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動物。
據每日郵報報道,珊瑚裸尾鼠是一種鼠科嚙齒目哺乳動物,在滅絕之前,它們只生活在昆士蘭州大堡礁北端的珊瑚礁上。
珊瑚礁只有340米長、150米寬,高出水平面只有3米。它們主要以珊瑚礁上的馬齒莧為食。
1845年,英國海員們在進行飲用水和食物的補給時,發現了一只體型龐大且不尋常的老鼠,它有著古怪的、隆起的鼻子和棕紅色的毛。
這是人們第一次發現珊瑚裸尾鼠的存在。
在1998年第一次正式統計時,當地還有近百只珊瑚裸尾鼠;但在2004年的統計中就僅發現了12只;最后一次有記錄看見這種動物是在2009年。
昆士蘭州的研究人員表示,過去十年來,珊瑚礁上的低洼島嶼不斷被海水淹沒,導致大量棲息地喪失。
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珊瑚裸尾鼠已經滅絕。
18日,澳大利亞環境與能源部表示已正式將該物種轉移至“滅絕”名單。
遍尋蹤跡無所獲
這一結果是預料之中的。2014年,研究人員對珊瑚礁展開了廣泛的調查,結果沒有發現一只珊瑚裸尾鼠。
當年8月和9月,科學家在礁上設下了上百個陷阱、安置了相機,想要統計到底還有多少只珊瑚裸尾鼠,結果卻沒有任何發現。
科學家認為,珊瑚裸尾鼠絕種的原因,幾乎肯定是海水淹沒該低洼沙洲,并在過去10年間,曾多次發生這樣的環境危機,所以導致棲息地大減。
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棲息地出現極高水位和破壞性風暴潮頻發,這些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導致珊瑚裸尾鼠滅絕的根本原因。
裸尾鼠滅絕不過冰山一角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被關注很久了的環境議題,從1901年到2010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0厘米,這一進程在過去大約需要6000年。
而在1993年到2014年之間,托雷斯海峽附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幾乎是全球速度的兩倍。
這種裸尾鼠的滅絕只是氣候變化導致動物滅絕的冰山一角,2015年發表在《科學》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六分之一的物種面臨著因為氣候變化引起的瀕危滅絕。
科學家們認為,未來幾個世紀,氣候和人類的活動可能會毀掉三百多種哺乳類動物和鳥類。
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美洲這些地區有大量獨特、難以移民到其他地區的物種,所受打擊會更加嚴重。
海溫升高大堡礁生機渺茫
2018年10月初,世界聯合國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一則預警:2030-2052年之間,全球平均溫度會上升1.5℃!
這1.5℃的變化,對人體來說或許不會有太多感覺,但對地球上的海洋生態系統來說,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海洋溫度發生任何一絲的變化,都會引發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尤其是大堡礁。
正常的情況下,大堡礁的珊瑚會呈現出綠、藍、黃、褐、紅、紫等各種不同的色彩。
但這些顏色并不是珊瑚本身擁有的,而是來自珊瑚體內的共生藻。
在珊瑚生理正常的情況下,共生藻密集分布在珊瑚內皮層的細胞中,共生藻對珊瑚的營養、新陳代謝和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彼此是共生共存的關系。
2016年,因為人類活動造成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大堡礁經歷了破紀錄的高溫熱浪。
也正因溫度過高,珊瑚將身體里的共生海藻排出體外,共生的關系被瓦解。
共生海藻離開了珊瑚,珊瑚失去了絢麗的顏色和養分,雙方迅速死亡。
于是,白化現象出現了。
據了解,近20年來大堡礁多次遭遇了白化現象,分別發生于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
到現在為止,大堡礁珊瑚已經有1/3變成了白色,也就是有三成多的珊瑚徹底死亡!
空留下一片死寂的白。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在澳大利亞氣候委員會發出的一份報告中,科學家曾指出:長期以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得不到改善,到2030年代中期,每2到3年,這些鮮艷美麗的大堡礁,就會被滅絕三分之二。
也許有一天,我們再去大堡礁就再也看不到五顏六色的珊瑚,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了。
動物無家可歸正在發生
除了大堡礁白化,因氣溫升高動物們無家可歸的情況還在發生著...
看到下圖的北極熊了嗎?
高溫使冰川消融,北極熊媽媽只能在一小塊浮冰上小心翼翼的抱著她的孩子,生怕他掉下去,再也找不到了。
下圖的這些海豹也是。
許多海豹一起擠在很小的浮冰上休息,而這塊浮冰,也在持續的融化著。
生活在南極大陸的4種企鵝,也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生存環境。
氣溫的升高,使得它們的食物減少,小企鵝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死亡。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一些群落中帶帽企鵝的數量,已經減少了30%-66%。
持續如此,會造成什么結果?
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物種的滅絕。
下一個會是誰?
董卿在《朗讀者》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每一個物種的滅絕,也是生物進化論的一個自然規律,但原本它應該是一個非常非常緩慢的過程,只是今天,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以前的一千倍,所以下一個,會是誰呢?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小時就有3種物種滅絕...
而這些物種一旦滅絕,將永遠消失。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位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或許有一天,我們再想看動物們,只能夠去博物館觀看動物的標本。通過標本去回憶那些消逝了的生命。
地球,不只是我們的家園,也是其它所有動物、生物的家園。
我們傷害的,總有一天會回頭傷害我們。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它們,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