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秀洲區興園路和恒諾路丁字路口的新塍鎮光伏能源再生水利用示范項目基地,記者看到園區污水在經過濾池過濾后顯得清澈了很多。在這里,每天源源不斷地制造著數千噸的再生水,直供園區企業使用,成為新塍工業園區的“工業之腎”。
城鄉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治理,歷來是秀洲區“五水共治”工作的重點之一。多年來,秀洲區在加快中水回用上的步伐不斷加快。去年8月,秀洲區新塍鎮光伏能源再生水利用示范項目正式投入運作,以“污水回用+光伏發電”模式達到節能減排效果,成效顯著。目前,經過深度處理后,回用水量達到4000噸/天,光伏年發電量可達88366.5千瓦時,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據了解,新塍鎮光伏能源再生水利用示范項目占地面積2381平方米,處理著新塍工業園區及秀洲國家高新區內40多家紡織類企業產生的工業污水,解決目前及未來區域內不斷增加的污水輸送壓力,從源頭上控制新塍塘取水口水質污染。
“這為園區企業節約了不少水呢!”在污水處理車間,該項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污水處理工藝采用清華大學開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廢水處理再生技術膜反應技術,經過層層“膜”法處理,企業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紡織工業廢水、部分生活污水等都能變成再生水,出水水質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的要求,回用于新塍工業園區內企業使用,達到“集中收集、集中處理、集中回用”的目的,有效提升了工業用水利用率,保障了區域供水,同時減少污水外排量,降低排水壓力。
在廠區的空地,一個個光伏發電系統格外引人注目。據悉,新塍鎮光伏能源再生水利用示范項目采用將綠色能源和污水資源化相結合的節能減排創新模式,充分利用再生水廠空余空間建設光伏發電系統,為污水處理廠提供能源。“光伏系統通過用戶側并網發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將光伏系統的輸出直接連接到當地供電母線上,實現系統即發即用,就近使用,過剩的能源又可并入到電網。”該項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光伏系統發電量大的時候,盡可能多開污水處理負載,減少整個系統對電網電能的依賴,從而實現綠色節能。
為了規范管理,創新運維監管能力,秀洲區還委托第三方公司進行運維,管理單位定期進行考核檢查,目前共計檢測水樣項目294項次,保證了出水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