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北極鉆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大量微塑料,顯示即使是地球上最偏遠的水域,也難逃塑料污染的威脅。據報道,2019年7月18日至8月4日,研究人員乘坐瑞典破冰船“奧登”號,在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西北航道,展開了為期18天的研究任務。他們使用直升機降落在多塊浮冰上,鉆取冰芯樣本。
參與這項研究的羅德島大學研究員斯特洛克指出,北極海冰遠看似乎純白無暇,保持了原始狀態。“但當我們靠近,用正確的工具去觀察時,便會看到這些海冰明顯受到了污染……這讓我感覺像是肚子被痛打了一拳。”研究團隊在加拿大北部蘭開斯特海峽的四個地點,鉆取了18個各長2米的冰芯樣本。他們原本以為,如此偏遠的水域受到海洋塑料污染的程度應相對輕微,但這些冰芯樣本中,明顯可以看到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塑料珠和細絲。領導這項研究的羅德島大學海洋學家盧斯說:“塑料的數量和規模相當可觀。”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進一步分析收集到的樣本,以了解塑料對魚類、海鳥和鯨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危害。
報道稱,德國和瑞士科學家14日發布的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除了隨著海水長途漂流,微塑料也可能通過空氣被吹到世界最偏遠的地區,然后在下雪時傾倒到地面上。亥姆霍茲基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取自北極、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和德國的雪樣本后發現,當中含有的微塑料數量遠比他們預料的多。其中,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雪樣本每公升就有超過15萬顆微塑料,為所有樣本中最多。另一個取自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雪樣本,每公升則有1.11萬顆微塑料。
這兩項研究凸顯,塑料垃圾問題的嚴重性與范圍之廣。2019年早前,美國探險家也在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發現了塑料垃圾。據聯合國估計,迄今已有約1億公噸塑料被傾倒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