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內羅畢市天際線為背景,長頸鹿在這城市與草場相連的國家公園內游蕩,這里距肯尼亞不斷擴張的首都中心僅6公里,內羅畢的城市擴張正對這片棲息地造成威脅。
西非國家尼日爾首都尼亞美以東約100公里,一行人扛著長槍,正在為了放倒一頭雌性長頸鹿絞盡腦汁。你想打到一頭長頸鹿?實際上這比打一頭獅子老虎還要難。
動物保護人士抓住被飛鏢槍射中的長頸鹿,以待鎮靜劑發揮藥效
野生動物獸醫皮特·莫克爾捕捉過各種大型動物——獅子、森林象、白犀牛等——但令他壓力最大的,居然是食草動物長頸鹿。
莫克爾的飛鏢槍里裝了一劑“埃托啡”,這種阿片類藥物比嗎啡藥性強6000倍。飛鏢一旦擊中長頸鹿,他與團隊成員僅僅有幾分鐘時間,追上巨鹿并將其放倒,然后向它脖子注射一劑解毒藥以防其死亡。
肯尼亞路易薩巴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專家靠近一頭注射了鎮靜劑的網紋長頸鹿,他們將把一個GPS裝置安裝在鹿角上,以便對它進行追蹤??茖W家計劃對非洲關鍵地區的250頭長頸鹿進行追蹤
如果這只長頸鹿能夠被成功捕獲,就會橫跨尼日爾、完成長達800公里的轉運路程,獲得劫后新生。然后,這種世界最稀有的野生哺乳動物之一,就將在新家成為一個新種群的火種,成為八頭“亞當”和“夏娃”之一。
大家普遍認為所有的長頸鹿都一樣,屬于同一個物種:Giraffa Camelopardalis;直到2016年,通過基因技術分析發現,長頸鹿其實包括四個不同物種,而且差異巨大——它們之間的差異其實比棕熊與北極熊之間的差異還大。
難以想象的是,除了兩個亞種之外,其余長頸鹿種群都處在易危、瀕危甚至極危狀態。長頸鹿保護基金會的聯合負責人朱利安·芬尼西把這種現象稱為“無聲的滅絕”,因為多數人都想當然覺得長頸鹿好好的,其實它們生存嚴峻。
萬物有靈:在肯尼亞北部的薩拉拉營地,一頭失去父母的長頸鹿孤兒依偎在一名看護者身上
在東非,網紋長頸鹿和馬賽長頸鹿處境嚴峻。人口增長、過度放牧和氣候變化,迫使牧場主和農民不斷侵入長頸鹿棲息地。與此同時,過去三十年里,努比亞長頸鹿(基本上都生活在烏干達)數量的降幅達97%,使該物種成為世界上瀕危程度最嚴重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動物標本商店展示著新近獵取的長頸鹿。全世界長頸鹿的數量在30年的時間里下降了40%,如今只剩下11萬頭野生長頸鹿
聯合國按照人類發展指數列出189個國家,尼日爾排倒數第一。在這樣一個沒有其他什么寶藏的國度,人們終于意識到,西非長頸鹿便是該國彌足珍貴的稀有資源。
動物保護組織“長頸鹿衛士” 戴上面具做模特。該組織的工作包括向學生傳授關于長頸鹿的知識,以期孩子們將來能夠保護巨鹿
因此,尼日爾政府于2011年制定非洲首個針對長頸鹿的全國性保護策略。盜獵行為被清剿殆盡,加之罕有掠食者攻擊,尼日爾庫雷地區的長頸鹿終于出現可喜增長。那么問題來了,寶貴的長頸鹿數量難得增長,這就勢必要為它們尋找新的棲息地,否則溢出的部分不可避免會與當地居民產生矛盾。
肯尼亞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內,野生動物管理人員將死去的長頸鹿從盜獵者的陷阱中解開。一頭長頸鹿能夠產出300公斤珍貴的鹿肉,但有時候,人們殺戮碩大的長頸鹿僅僅是為了獲取它的尾巴——在有些文化中這是地位的象征
在庫雷地區,長頸鹿常與農戶狹路相逢。夜晚,它們把長長的脖子伸進當地人谷倉,偷吃村民為牲畜儲藏的豇豆葉,芒果和南瓜。幸運的是,它們對小米沒興趣,而小米是當地人主要谷物。
這種睡覺姿勢使其很容易遭受捕食者的攻擊,因此它們很少采用這種姿勢睡覺或者睡眠時間很短,經常不超過5分鐘
長頸鹿各種解剖學特征極其特殊:長得不像話的長睫毛、大長腿(所有動物當中最長)、大眼睛(所有陸生哺乳動物中最大),紫黑色的長舌頭,像手一樣靈活有力;心臟長度達60厘米,能完成陸生哺乳動物中,垂直輸血最遠距離;它們在所有已知動物中血壓最高,但是,它們把頭部隨時升降五米,卻一點都不會眩暈。
博茨瓦納的喬貝國家公園里,一群游客正在觀看一群巨大的長頸鹿
長頸鹿于800萬年前從亞洲遷徙至非洲,與它血緣最近物種是短脖子的??狓。
至于最標志性的長脖子的最初功能,科學界至今說法各異:1、開辟矮個動物夠不到的進食領域;2、雄性發情時可以甩動脖子搏斗;3、本身沒有自衛能力,遂進化出長脖取得較高視角,加強提防。
甩動脖子搏斗的兩只雄鹿
此時此刻,尼日爾首都尼亞美以東約100公里,“捕獵”仍在緊張進行——獸醫皮特·莫克爾端起步槍,他扣動了扳機,一擊命中,裝有強效埃托啡的飛鏢射進長頸鹿左肩。
而接下來只有兩分鐘時間解毒!卡車緊隨其后,瘋狂地奔向藥效發作的巨鹿,輪胎嘶鳴著剎住車,幾個人飛速跳車,領頭的研究員甚至重重摔在地上。
兩個人跨坐在長頸鹿身上以固定;用破布塞住巨鹿的耳朵;迅速戴上眼罩;獸醫莫克爾心急火燎,臟話橫飛;取血液樣本;注射維生素E;施用抗生素和消炎藥......
長頸鹿頓時醒來,拼命蹬腿,粉色的塵土飛揚空中,巨鹿終于一躍而起,之后被繩子牽引至拖車上,它被帶到附近圍場,以進行三周的適應生活。
三周后的一個周日,四頭長頸鹿啟程前往新家園。整整47個小時車程,到達尼日爾的加達貝吉,這里廣闊平坦,遍地是可口的相思樹叢,“這是完美的長頸鹿家園。”獸醫莫克爾此時終于面露微笑地說。
工人們將一頭西非長頸鹿裝上拖車,隨后將把它往東北方向運輸800公里,到達尼日爾的加達貝吉生物圈保護區,以便對該亞種的一個新種群進行繁育。長頸鹿的西非亞種目前僅剩大約600頭
兩分鐘后,第一頭長頸鹿探出腦袋,小心翼翼踱步出來,很快,伙伴們緊隨其后,它們停在當地,呆呆看著圍觀的人,隨后它們排成一列,時不時回頭張望著走向遠方,終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