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9-11-19來源:中國網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姹紫嫣紅,點綴四方景致;水聲潺潺,浸潤校園萬物,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教育資源,孕育了一所田園式國際生態智慧學校,跟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這所珍寶般的學校——成都市龍泉驛區青龍湖小學校,在青龍湖畔熠熠生輝。



       國際視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六項原則中,“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是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你是什么垃圾?坐標上海”“時尚分類垃圾桶包包”……2019年,真正的垃圾分類時代來了,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不止是上海,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46個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垃圾分類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

       作為一所國際生態學校,青龍湖小學積極響應各項環保行動,在“生態教育,幸福人生”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堅持注重培養全體師生、家長垃圾分類意識。成立了“垃圾分類銀行”,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和生態教育基地建設,推行生態評價系統制度,拉開了垃圾分類活動全面開展的序幕,并迅速達到人人垃圾分類,實現校園零廢棄。



       根植理念

       營造垃圾分類校園環保氛圍

       “彼之垃圾,我之資源”“垃圾就是放錯了的資源”這是青龍湖小學全體師生所總結出來的。青龍湖小學始終貫徹“環境影響學生”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教育,帶領全校師生一起學習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將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師層面,學校對老師進行了相關培訓,并進行垃圾分類的比賽,通過游戲和活動的方式來向學生傳遞垃圾分類理念。

       圍墻下、水渠旁、樓頂上、草坪中……青龍湖小學利用每一處學校資源,因地制宜地建起大小不同的生態種植、養植園地和其他科學環保實驗基地。截止目前,已經有了近30個學生可以參與體驗的生態基地,其中有10個基地與垃圾分類和資源的循環利用緊密相連,整個校園充滿了垃圾分類的環保氛圍。

       青龍湖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態教育的實施,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校園文化、教師隊伍、環境平臺、活動載體、評價激勵系統等是推動師生家長共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配合“生態教育、幸福人生”的教育愿景,激勵師生在青龍湖小學教育生態系統中自然和諧生長,盡情綻放,學校實施了一套完整的生態評價系統。在生態評價系統下,還成立了生態銀行和生態超市,學生通過參加比賽、社會實踐、學業監測、課堂表現等獲得生態幣,而生態幣可以在生態超市兌換生態蔬菜、水果、學習用具等,同時,生態超市還是每周二孩子們垃圾回收的一個重要場合。在生態銀行之下,學校還設立了垃圾分類銀行,作為垃圾減量工作的一個重要展示場所和宣傳陣地,垃圾分類銀行向孩子們展示垃圾分類知識,設立分類垃圾桶,同時定時公布各個班每周回收垃圾的情況。



       學科內容融合生態環境教育

       將生態課程推向更廣的地方

       在課程建設及課題研究方面,青龍湖小學也在全力實現著自己的育人目標。學校老師和同學們每周都會參與生態特色課,課堂上,孩子們是學習者,學習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生活中,他們是實踐者,宣傳和帶動身邊的人參與垃圾分類,通過行動,大力推進生態田園特色課程建設。

       各學科老師們把生態教育資源與學科內容有機融合,將學科中抽象的,或不了解的事物替換為校園中常見的真實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并結合教材的實際情況,開展生態環境教育學科滲透活動,建立有機的、環保特質的多學科整合課及跨學科融合課程。根據學校實際,還開發了校園讀本《青龍湖畔-我的家》《我們的家》,目前學校正在研發的生態文明教育讀本中,垃圾分類作為一個專題也納入了其中。

       為了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青龍湖小學積極開展課題研究,2017年3月,學校申報的成都市課題《小學生態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先后邀請了省、市專家,到校現場考察、指導課題的研究,連續兩年獲得優秀。2018年學校的市級少先隊課題《生態教育親子志愿服務的實踐研究》也以優秀等級結題。青龍湖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學校正在積極申請國家重點課題,爭取把生態課程向更多的地方推廣。


       將環保理念融入生活日常

       建立臺賬,讓環保“看得見”

       回收可再生資源,變廢為寶;減少垃圾占地,美化校園;垃圾分類,節約資源,青龍湖小學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入到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獎勵’每一個學會垃圾分類的學生,把垃圾分類作為一種‘有償交易’的行為,將環保觀念帶入人心,才能解決學生甚至家長主動分類垃圾的持續性和主動性。”每個班在垃圾分類銀行中都有自己的儲蓄賬戶,每周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垃圾回收,每到這個時間,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走,回收垃圾了”“你們班今天回收了嗎?”“我們班今天有一小袋可回收垃圾,比上次減少了”……垃圾回收,坐等收益,更重要的是保護了環境,做了環保小衛士,同學們都樂此不疲。

       在智能化時代,先進的科技也在活動中有所體現。所有班級的銀行賬戶都能在后臺中看到,每進行一次垃圾回收,相應的數據也會有變化:到目前為止,青龍湖小學共回收了2197kg垃圾,收益2185元;為環境所做的貢獻:減少砍伐約34顆樹,節約石油近3噸,減少炭排放量3.68噸,節約土地9.18立方米。下課了,同學們會到垃圾分類銀行競相觀看:“我們班又保護了一顆樹”“我們班的環保值也是蹭蹭蹭往上漲”“原來,垃圾分類作用這么大”……種種數據,激勵著全校師生堅持垃圾分類,堅持環境保護,堅持保護更美的青山綠水。

       “垃圾分類解決要從源頭抓起,垃圾減量為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下,廢舊的報紙、衛生紙被孩子們改造成了絢麗多彩的藝術品,學生的紙漿畫作品還在成都市2019年環境日主題活動中用于展覽,并刊發在少年時代2019年9月期刊上。



       繽紛活動為環保助力

       垃圾分類“走出”校園

       青龍湖小學利用校園周邊生態資源,將青龍湖濕地公園作為校外實踐基地,開展了系列環保活動。2017年,首次開展了“青龍湖畔我的家”環保主題公益活動;2018年,開展了愛鳥護鳥宣傳活動及水資源保護活動。今年3月,“齊護生態青龍湖 共迎綠色大運會”的大型環保宣傳活動又一次在青龍湖畔盛大舉行。頭戴紅色環保志愿帽,身穿環保志愿服,掛著“小湖長”、“小河長”胸牌孩子們,頭頭是道地向游人講解著“垃圾分類”“保護水資源”“杜絕空氣污染”“愛護青龍湖鳥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相關知識。熟練地指導游客參與到水質檢測、氣象監測、垃圾分類、紙漿畫制作、自然筆記等體驗活動中。

       在每一次活動中都會有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游客紛紛對孩子們為環保事業做出的貢獻點贊,為孩子們在現場的精彩表現喝彩,對學校能開展這樣的教育表示贊許。參與到活動中的家長志愿者也表示,孩子們選擇以環保宣傳的方式來度過假日,非常有意義,相信這些經歷會成為他們生命中寶貴的財富,會讓孩子們的人生更精彩!

       在成都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來臨前夕,青龍湖小學的孩子們也趁著假期,進行了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周圍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小區設立垃圾桶的情況,并向家人和鄰居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傳播垃圾分類理念。“這個假期,我了解到垃圾分類是多么的重要,通過拍攝視頻、宣傳,我們能將綠色傳播到每個人的心中,也更加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同學們分享著自己在踐行環保中的心得體會。

       在成都市第一屆環保大獎賽中,青龍湖小學的同學們將自己平時的環保體驗和已有的環保理念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述,獲得了專家和評委的一致好評。學生作品“泡沫箱種植”獲得了比賽二等獎,“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問渠那得清如許”“ 聆聽花香鳥語,守護綠水青山”獲得了三等獎。

       活動項目“奧北小精靈——會分類慧生活”中,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垃圾分類主題研究,了解目前垃圾分類的現狀,發現身邊的垃圾分類存在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勇敢走進社區,宣傳垃圾分類的生活方式,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



       “環保,我有話說”

       生態講解員帶環保理念走向社會

       “垃圾分類不僅要走進學校、社區、家庭,更要走向社會。”為此,青龍湖小學設立了專門的生態講解員社團 ——“環保,我有話說”。在2019年5月“美麗中國,我是生態講解員”四川賽區比賽中,青龍湖小學的曹佳幸以“彼之垃圾,我之資源”“垃圾分類,迫在眉睫;保護環境,勢在必行。我們的目標:讓垃圾桶永遠裝不滿。”為主題進行了講解,激情幽默、載歌載舞的演講獲得了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現場掌聲雷動,獲得了少年組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在“川港粵青年齊行動,共繪巴蜀筑藍圖”大熊貓公益環保交流系列活動中,以曹佳幸、賀萬茹等為代表的青龍湖小學同學們第一次走近大學校園,站在舞臺上進行主題分享,和川港澳大學生共同交流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他們自信滿滿、激情四溢、侃侃而談,全場掌聲雷動,獲得了一片叫好。

       生態教育是提高生態意識,塑造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青龍湖小學利用自身環境資源優勢,學校生態特色顯著,成績斐然,經驗做法多次在省市國家級會議和論壇上分享交流。如今的青龍湖小學已經成為生態環境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青龍湖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孩子們投身環保,關注生態文明,體驗生命的美好和珍貴,品質和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師們傾情奉獻,教學相長,綜合素能不斷提升。這片青龍湖旁的樂土、瓜果飄香的田園,和諧共生、生態智慧的校園,真正成了師生成長、家長信賴的幸福家園。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