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你會輕易給野生動物“開小灶”嗎?
2021-03-26來源:鳳凰網公益
       舀一瓢稻米,在食盒里將其均勻鋪滿,撐桿將吃食高高舉起,老夫婦的家立馬嘰嘰喳喳地擠滿了到訪的“小客人”。

1D1562952134CA7E0DE89CAF1E8CC76783A872AA_size24_w472_h313

       重慶北碚一幢老舊居民樓的樓頂,每天都會飛來數百只鳥兒“聚餐”,因為這里有家“鳥餐廳”。經營“鳥餐廳”的是一對8旬夫妻,他們偶然發現自家樓頂時常有野鳥前來覓食。因為擔心小鳥挨餓,兩位老人一喂就是20年。

       “畫眉在上面叫,斑鳩咕咕咕,嘰嘰喳喳叫起來聽著多舒服,顯得很有生氣,我們也覺得是一種陪伴。”

       鳥兒也能吃上“公家飯”

       鳥兒能吃上人們好心投喂的私糧,更能正大光明享用“官糧”。

       每每入冬,北京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里熟悉的老朋友冬候鳥便結伴而來,上空不時傳來陣陣鶴鳴,這里是鶴類及其他候鳥的越冬地。

       地處北京市西北部的野鴨湖濕地,主要由修建官廳水庫后形成的灘涂淹沒區構成。由于北京正處在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鳥類遷徙路線上,野鴨湖濕地歷來是重要的鳥類停歇地和中轉驛站。

       2020年5月下旬開始,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恢復與公眾自然教育項目(簡稱“自然北京”項目)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與野鴨湖公園、當地農村合作社合作,選擇了一處停車場和幾片荒草灘,開始嘗試種植野生鳥類的食源,包括約300畝玉米、黃米、高粱、大豆和蕎麥。

       此次創辦的“遷徙食堂”其實是尋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范式的全新嘗試,是對生態系統的一次重要反哺。隨著官廳水庫附近村莊逐步退耕還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鶴類等冬候鳥的覓食區域相應減少。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正是希望借助“食堂”,為野生鳥類提供“補償服務”。

       無獨有偶,南昌恒湖墾殖場的300畝“候鳥食堂”也為過冬候鳥敞開著大門。蓮藕、水稻、荸薺……各類農作物在恒湖墾殖場的300畝水塘中長勢良好,開春而種,秋至而熟。與以往的農作物不同的是,它們不是給人吃的,是專門給鳥吃的。

       說起“候鳥食堂”的由來,恒湖管理站站長曾衛東表示,冬候鳥對村民的莊稼損毀嚴重,使得農戶怨聲載道。每年11月,大量越冬候鳥從北方飛來,在這里棲息。最多的時候,有20多萬只候鳥光顧恒湖管理站范圍內的濕地,當地村民非??鄲?。有農戶反映,候鳥光顧后,莊稼損失過半。“每年候鳥都給我們的農作物帶來不少損害,一畝田要少收一兩百公斤。”

       肆意投喂實則危害不淺

       對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而言,科學的投喂也是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及保育的重要策略。但是,過度投喂的弊端也不容忽視。過度投喂首先會污染環境,更重要的是會對野生動物的行為、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據統計,2020年杭州西湖的鴛鴦數量比去年減少了76只,下降超過兩成,其一部分的死因是“被撐死的“——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游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人們好心投喂的面食對于水禽來說其實并不適合。此類食品中蛋白質和礦物質(比如鈣和磷)含量都比較低,偶爾吃一次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經年累月那么吃,就會導致野生水禽營養不良。面包在水里或胃液里會膨脹,讓水禽有飽腹感,也會讓它們沒有動力繼續覓食。

       此外,公園里的水禽經常因為骨頭和關節強度降低而患有代謝性骨病,導致畸形或骨折,這都是缺鈣引起的,跟人們的不當投喂脫不了干系。而且,鈣元素還會影響水禽產卵、凝血、心血管和神經肌肉功能,以及體內其他代謝活動。

       去年年初,兩只疣鼻天鵝落戶鄭州鄭東新區北龍湖濕地,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和市民關注。5月中旬,天鵝家族新增6只天鵝寶寶,美麗優雅的疣鼻天鵝和可愛的萌寶再次刷爆鄭州市民的朋友圈。但在四個月后,天鵝媽媽便漸漸體力衰竭而死亡。

       據悉,游客的肆意投喂正是天鵝的死因之一。

C50D55EEC38508DAAD30F51E2ABBE9E97E65CA1D_size9_w554_h368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呼吁,野生動物有他們自己的食物鏈,不建議個人私自投喂食物,長時間投喂會使野生動物喪失自己的捕食能力,造成體質下降,也可能造成野生動物感染疾病的幾率變高,再加上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做出對其投毒餌這種行為傷害到他們。

       所以個人科學投喂野生動物的方式是什么呢?

       事實上,保護野生動物,就應該不去打擾它們,和它們和諧共存——不對野生動物過度寵溺,也是對它們的愛。從根本上來講,投喂不僅不文明,更是對動物的傷害。野生動物一旦習得乞食或印痕行為(指過于依賴人類而無法在大自然中生存),所受危害則堪比對其的捕殺。

       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投喂野生動物,還有可能危及到公共安全。畢竟,肆無忌憚投喂難免讓野生動物數量不正常的爆發,其對環境危害可想而知。另外,人類的投喂會引發動物對人類的攻擊行為,加強它們的侵略性。

       例如2020年7月,上海松江某小區有人把貓糧投喂給野生的貉,本來該另辟棲息地、接受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它們突然就開始在小區繁衍起來,數量瘋長,導致種群泛濫,影響城市人們的生活。

6062E9F79077A6593F9A02D5097DDB0B61AC44E9_size14_w554_h311

       此外,有些動物被投喂習慣了,一旦得不到滿足,還會主動攻擊人類。2019年全年,黔靈山公園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僅是2020年9月份,就有194名游客被獼猴抓傷或咬傷。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城市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修復領域專家黃越表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可以互不干擾,也可以良性互動,這是相處的更高階段,更需要人與動物之間形成某種秩序——至少要懂得科學投喂野生動物的方式,便是不要輕易投喂。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