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這里的山嶺無朱鹮
2021-05-25來源:新華社
       姚家溝,位于陜西洋縣,1981年5月23日,科學家在這里發現了被認為已經滅絕的野生朱鹮。這次發現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聞名世界。在朱鹮發現40周年到來之際,記者前往位于秦嶺腹地的姚家溝。


漢中市洋縣朱鹮生態園內的朱鹮

       朱鹮通體潔白,翅下和尾下綴有粉紅色,展翅飛翔時,宛若掠過天邊的云霞。這種鳥類曾廣泛分布于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日本和中國一些地區。20世紀中葉以來,朱鹮棲息地面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銳減。人們曾普遍認為,野生朱鹮已經滅絕。

       在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薛學智的帶領下,記者冒雨走了兩個多小時泥濘的山路,來到了姚家溝。這里群山環抱、綠樹成蔭,鳥聲蟲鳴相合。幾間民房曾作為保護站使用,現在只有66歲的村民龐朝貴住在這里。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姚家溝,1981年7只朱鹮被重新發現的地方

       龐朝貴說,40多年前,姚家溝有7戶30多口人,靠種30多畝水田為生。由于交通不便,這里幾乎與世隔絕。保護站屋后的山坡上,是一片青岡(學名“槲櫟”)樹林,1981年中國科學家就是在這里,發現了在樹上筑巢的一對朱鹮和巢中3只毛茸茸的雛鳥。

       這片青岡樹林并不算粗壯,卻是朱鹮曾經的“庇護所”。“青岡樹生長雖慢,但很高大。朱鹮最喜歡在高大的樹木上筑巢。”薛學智說。


1981年,洋縣姚家溝剛發現的朱鹮,親鳥在哺育雛鳥

       “我們這里把朱鹮叫‘紅鶴’,我們插秧時,它們總是跟在后面,不緊不慢地在水田里找吃的,小魚、小蟲等都是它們的食物。”龐朝貴回憶著過去與朱鹮相伴的日子,“有時候它們會把剛插好的秧苗踩得東倒西歪,我們就需要返工。”村民們覺得這些大鳥“憨憨的”,并沒有傷害它們。朱鹮也十分親人,它們就把巢筑在村民的屋后。

       直至專家隊伍來到這里,村民們才知道,原來這種鳥兒如此珍稀。發現朱鹮后,專家們在姚家溝一住就是3年,這里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朱鹮保護機構。


1981年,“秦嶺一號朱鹮群體臨時保護站”在陜西洋縣姚家溝設立

       如今的青岡樹林寂寂無聲,早已“鳥去巢空”,村民們多年前也陸續搬遷到山下居住。龐朝貴一人守護著這個曾經的朱鹮“庇護所”。“我自小就和朱鹮相伴,也是看著它們重新被發現。我就守著這里,如果有人來,也能帶他們看看保護站,講講朱鹮的故事。”

       “這些年姚家溝范圍內基本沒有再監測到朱鹮。可能是因為朱鹮非常親人,它們自古就與人類相依相伴。”薛學智說,“現在各地生態好了,也少有人傷害它們。朱鹮也有了更好、更大的生活區域。”


秦嶺以北,銅川市耀州區山區內的野生朱鹮在覓食

       40年來,通過人工繁育、野化放飛、棲息地保護等措施,朱鹮家族不斷壯大,種群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的7只,擴展到現在的7000余只,朱鹮受威脅等級從極危降為瀕危。

       朱鹮的棲息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展,已由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1.5萬平方公里,棲息地由最初發現時的陜西省洋縣逐步向東亞歷史分布地恢復,呈現出以秦嶺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趨勢。

       現在朱鹮家族早已擺脫“偏安一隅”“孤羽7只”的境地,它們展翅高飛,在陜西、河南、浙江等地均已安家。日本、韓國在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下也建立起朱鹮的野外種群。

       如今的朱鹮已經不需要“庇護所”的保護。展翅云海間,萬里任翱翔。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