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的花形、高挑的莖稈......(如下圖)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本土的“一枝黃花”。
(加拿大一枝黃花)
然而此“黃花”非彼“黃花”,它的名字叫“加拿大一枝黃花”。
最近,這枝黃花的出鏡率多了起來,比如10月上旬,在四川成都,有市民反應在該市的溫江區(qū)、郫都區(qū)等地發(fā)現(xiàn)了“加拿大一枝黃花”,該事件一經(jīng)反應便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隨即對該植物進行了專項清理。
而在這之后不久,成都市民金女士也反應自己在成都繞城(高速)邊上發(fā)現(xiàn)了類似“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物,在經(jīng)相關部門現(xiàn)場核實后,該植物被證實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其實不只成都,在瀏覽器內我們輸入相關關鍵詞,就會發(fā)現(xiàn)在湖北黃石、福建福鼎、陜西商洛......都有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行動。
于是,問題來了——這枝黃花明明這么美麗卻為何不受待見?
“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上世紀三十年代,因其迷人的外表作為觀賞花卉被引入到國內,主要種植在上海、南京等地。
50年代后,這種植物逃出了人工栽培的范圍,開始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但面對復雜多樣的野外環(huán)境,作為“舶來品”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仍展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到了80年代,這種植物已經(jīng)暴露出瘋狂蔓延的“真面目”。
而隨著對加拿大一枝黃花認識的逐漸加深,人們發(fā)現(xiàn)這枝黃花不僅擁有極強的繁殖能力,還周圍植物的生長有著嚴重影響。
據(jù)現(xiàn)有資料顯示,“加拿大一枝黃花”種子數(shù)量巨大,一枝黃花在一個生長季大約可以產出兩萬多粒種子,這些種子輕盈細小還帶有冠毛,可以隨風飄搖繼而落地生根。
而除了利用種子這種有性繁殖外,它甚至可以無性繁殖,它們通過地下根狀莖無性繁殖自我克隆的種群可以維持超70年的時間。
至于影響周邊植物生長,是因為“加拿大一枝黃花”可以通過根系向土壤釋放有毒物質,在危害其他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將陽光、肥料等資源據(jù)為己有。
當各種生長所需齊聚一身,再加之沒有天敵威脅,放肆瘋長變成了它的日常。
也正因如此,民間有了“黃花開處百花殘”一說,我們也知道了這枝黃花除了“加拿大一枝黃花”外,還有很多稱號,比如“惡魔之花”“生態(tài)殺手”......
老話說得不假,在農業(yè)領域,往往越美麗的東西越是危險,野外菌菇如此,這枝黃花亦如此。
但大家對此也不必過于驚慌,在發(fā)現(xiàn)有類似“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物時,不要盲目上手拔除,應及時向當?shù)亓謽I(yè)局等相關部門反映,通過科學的手段將這枝“惡魔”扼殺在搖籃中。
近期“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多次出現(xiàn),其實也給我們對于外來動植物的處理敲響了警鐘,無論它們有多么美麗或珍貴,都不要擅自收養(yǎng)、放生,多一份理性思考,少一份大意僥幸,既是對自然的敬重,也是對生態(tài)平衡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