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奶媽”
記者昨從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獲悉,一項給小朱鹮找“奶媽”的試驗獲得成功。這項試驗的難度在于,“奶媽”們自己大多數是在孵化器里面孵化出來,在育雛箱里面長大的。據了解,到2004年,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就已初步掌握了朱鹮繁殖、育雛等技術。但是動保專家隨后發現,朱鹮親鳥自然繁殖能力較差。經過認真研究,專家們提出了把自然繁殖中求食能力較差的幼鳥或人工孵化出來的幼鳥由其他朱“代養”的想法。這一想法的實現有很多困難。比如充當“奶媽”的親鳥是否愿意撫養沒有血緣關系的幼鳥?此外,“奶媽”們大多數是在孵化器里面孵化出來的,育雛箱里面長大,從來沒有見過怎樣飼喂小朱,它們會不會喂小朱也是一個問題。
據介紹,試驗開始后,工作人員選出10只求食能力較差的小朱。用人工方法將這些小朱飼養5天~7天左右,當小朱鹮能夠揚起頭來要求喂食的時候,就悄悄地放入參加繁殖的朱巢中。
當時選定了50個鳥巢,每一個鳥巢都高2米以上。動保人員把小鳥放進鳥巢以后,24小時進行監護。發現有的“奶媽”啄小朱鹮,就要立即將小朱取出來,另換“奶媽”。動保人員還發現,有的“奶媽”開始不啄小朱鹮,可是喂了幾天以后突然又要趕走;有的“奶媽”還自己挑小朱,給這個喂,不給那個喂,總之不情愿當“奶媽”的還是很多。經過不懈努力,有6只“奶媽”看到小朱鹮很餓要食的樣子,最終吐出已經消化的食物喂小朱鹮,并且一直堅持下來,代養成活了5只小朱鹮。
中心的專家說,這一試驗的成功,說明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朱鹮的自然繁殖能力沒有完全退化,對進行下一步的朱鹮野外馴化、野外放飛以及自然繁殖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