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記者陳曉虎劉曉莉
寧夏賀蘭山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然而,受眼前利益驅動,賀蘭山東麓亂采濫挖地表砂現象十分嚴重。有的礦主剪斷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圍欄鐵絲網,向西進入保護區(qū)偷采,導致賀蘭山東麓“千瘡百孔”。目前,破壞已延伸到自然保護區(qū)緩沖帶,這里的自然地貌和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采空區(qū)沙漠化加速,尤其給賀蘭山防汛期間埋下瀉洪不暢的隱患。
一場泥石流過后隱患凸現
7月19日上午9時30分許,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賀蘭山東麓發(fā)生嚴重汛情。滾滾山洪從山上洶涌而下,卷著沙石沖垮防洪堤壩,將小滾鐘路、蘇峪口兩條公路9處路面沖垮,造成交通中斷。
記者冒著瓢潑大雨來到現場,只見洪水夾雜著泥漿、石塊沖過路面,流向泄洪區(qū)。在滾蘇路段,盡管公路養(yǎng)護部門前一天就清理了路面上堆積的泥沙,但由于水勢大,流速快,新的泥石流又重新堆積在路面上,形成50厘米厚的泥沙帶,橫過路面。
家住沿山公路附近的丁師傅說,當天他上班后,突然接到同事電話,稱他家被山洪淹沒。丁師傅迅速趕回家,見洪水已沖進家中,將院子和一樓淹沒。丁師傅趕緊將院墻挖出一個泄洪洞,但洪水從洞中流出時卻將院墻沖倒。據了解,丁師傅家附近的幾家農戶也受到洪水威脅。
據銀川市公路管理處職工史獻軍介紹,針對山洪破壞,公路管理部門已經啟動了防洪預案,人力、材料、工具等設備已全部到位,并實施24小時值班,隨時準備恢復道路的暢通。當地干部群眾擔心地說,這是賀蘭山東麓植被生態(tài)長期遭挖砂者破壞而開始暴露出的汛情隱患。
同時,當地環(huán)保也發(fā)出警號。入夏以來,受干旱少雨、有風天氣偏少等因素影響,銀川市西夏區(qū)的空氣環(huán)境質量狀況偏差,輕微污染天數增加。銀川市環(huán)保部門經調查發(fā)現,位于賀蘭山東麓的49家砂石廠是罪魁禍首。一些采石(砂)廠均未經過環(huán)保部門審批,在銀川市上風向開采石料,無任何防塵防散措施,再加上運輸車輛不加蓋蓬布造成遺撒,整個道路揚塵污染情況十分嚴重,直接影響到位于下風向的西夏區(qū)乃至銀川市的環(huán)境質量。
賀蘭山東麓橫跨寧夏銀川市、青銅峽市、中寧縣、永寧縣等市縣,屬干旱、半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區(qū),生態(tài)十分脆弱。這里是自治區(qū)確定的賀蘭山重點防洪區(qū)和滯洪區(qū),也是以圍欄封育、種草種樹、涵養(yǎng)水源為主要任務的綜合治理區(qū)。但近年來,由于銀川市城市基礎建設速度的加快,基建用砂量成倍增長。因此,運距近、成本低、砂質好的賀蘭山東麓地區(qū)便成了采砂者的青睞之地。
盡管礦管部門三令五申,并多次趕到采砂現場進行制止,但是收效不大。一些采砂者受利益驅使,指東挖西,更有甚者,依靠人多勢眾,對執(zhí)法檢查人員圍攻謾罵,抗法不遵。
據粗略統(tǒng)計,賀蘭山東麓共有上規(guī)模的采砂廠16家,有30多家偷采戶,有挖掘機、篩砂機、碎石機等各種機械100多輛。一采砂廠一位自稱王小東的工人給記者算帳說,一個采砂機一天采的砂子需要五六輛大型載重車來運輸,生產高峰期,10輛卡車都拉不過來。尤其在每年四月份基建施工旺季來臨之時,一個篩砂機每天的采砂量可達8000多立方米。
5月初,記者驅車前往賀蘭山東麓緩沖地帶。從沿山公路向西,那些原本生長了幾十年的低矮灌木,被挖掘機、推土機、重型卡車碾壓得一片狼藉。在賀蘭山下的銀川市鎮(zhèn)北堡廢棄礫石采空區(qū),昔日采砂者給這一帶留下了一片“千瘡百孔”。在青銅峽境內的紅崖子地段,一個方圓將近兩公里的大坑赫然出現在記者眼前,據了解,該砂場主人花了30萬元買得了這塊地的使用權,僅不到兩年工夫,該處已經千溝萬壑,地表面目全非,寸草不生。有的采砂場,居然建在瀉洪溝里,廢棄的石頭堆積如山,幾乎將瀉洪通道堵塞。
當地政府"重收費,輕管理"助長挖砂潮
記者摸底調查發(fā)現,在銀川市永寧縣所轄的賀蘭山東麓地段,10多個個體采砂戶大都沒有永寧縣工商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和永寧縣國土資源管理局的《采礦許可證》,也就是說,他們大都屬于非法偷采。
青銅峽市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管理服務站站長王軍坦言,一些正規(guī)的采砂廠是經地方政府批準,再通過市場公開掛牌有序出讓的。他們向這些采砂廠收取采礦出讓金、閉坑保證金,同時這些廠子還可以為當地增加稅收。當然,確實存在一些非法偷采濫挖地表砂的情況,但由于賀蘭山東麓橫跨幾十公里,戰(zhàn)線長,面積大,加之偷采者行動詭秘,"要憑我們一家部門完全管住,確實力不從心"。中寧縣國土資源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局長直言,之所以有開采證者超規(guī)劃濫采,無證者私采偷挖,主要因為各地對采砂存在"重收費,輕管理"的狀況。
地方政府只顧眼前經濟利益不顧犧牲環(huán)境代價的做法是在拿子孫的生存權開可怕的玩笑。寧夏社會科學院、寧夏大學從事西部自然生態(tài)研究的專家擔心,如果相關部門不立即采取制止亂采濫挖的措施,照目前采砂者對賀蘭山東麓生態(tài)的嚴重破壞,沒有幾十年的功夫和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是無法恢復的。更有甚者,每年9、10月份雨季期間,賀蘭山山洪將因為這里瀉洪區(qū)結構和功能的破壞,而危及賀蘭山腳下的銀川市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政府部門重拳過后的期待
新華社內參反映賀蘭山東麓生態(tài)遭嚴重破壞后,引起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陳建國和自治區(qū)主席馬啟智的高度重視和批示。6月下旬,自治區(qū)相關廳局組成調研組對賀蘭山東麓生態(tài)遭破壞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7月12日,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布通告,將在2005年7月至8月在全區(qū)范圍內開展治理整頓砂、石、土資源開采加工秩序活動。治理整頓重點是賀蘭山東麓沿山公路(包括110國道寧夏段)兩側和各地禁采區(qū)域內所有的砂、石、土開采和加工場點。
通告要求,各市、縣(區(qū))人民政府要于2005年7月底前,對轄區(qū)內所有砂、石、土資源的開采加工點逐個進行檢查,徹底查清各砂石土資源開采、加工點的數量、礦權設置、證照辦理、稅費繳納、閉坑復墾及其他基本情況。對非法和違法開采、加工砂石土資源的企業(yè)(個人)進行調查、取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查處。開采、加工砂、石、土資源的單位或個人自本通告發(fā)布之日起15日內,持相關證照分別到當地國土資源管理、工商、稅務、環(huán)保、林業(yè)、水利、安全生產和公安等部門接受核查。不接受核查的,由當地國土資源管理、工商等部門按照相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符合開采、加工規(guī)定,各種證照和批準手續(xù)齊全的,在足額預交閉坑保證金或交納土地復墾費、符合規(guī)劃的可予保留。證照和批準手續(xù)不全的須自行關閉。非法開采、加工砂石土資源的,依法取締。治理整頓期間,全區(qū)一律暫停開采、加工砂石土資源的審批發(fā)證工作。
同時要求,各市、縣(區(qū))人民政府于7月20日前編制完成砂石土資源開采利用規(guī)劃,并報上一級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各市、縣(區(qū))人民政府和各級國土資源、工商、稅務、林業(yè)、環(huán)保、水利、公安、安全生產等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助配合,認真開展治理整頓工作,保護正當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開采、加工砂、石、土資源的各種非法和違法行為。
目前,各項整頓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至于效果如何還要延續(xù)到8月底。但令人欣慰的是,遭多年破壞的賀蘭山東麓生態(tài)已被提上保護議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