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了5800多項建議、批評、意見,其中有10項被列為重點辦理的建議。這其中《關于我國大規模發展海水淡化的建議》是由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倪岳峰領銜提出的。具有清華大學博士學位,2000年就擔任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的倪岳峰,主要研究方向是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經濟和環境化決策、環境立法的理論和技術等。
倪岳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應該選擇國民經濟發展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特別是瓶頸問題,比如淡水資源不足問題如何解決。”倪委員在海洋局工作期間曾搞過一些海水淡化的調研,因此對有關淡水資源緊缺的一組數字脫口而出:“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淡水資源分布不均,目前有16個省(區、市)中度缺水,其中10個屬于重度缺水。”
對于建議提出的過程,倪岳峰說:“這個建議的選題是盛華仁副委員長和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領導同志共同商量確定的,我只是牽頭做這個事。我們和國家海洋局、國家發改委一起到沿海地區進行調研,請有關專家進行深入的分析論證。最后我們的結論是,海水淡化的水質是優質的淡水,完全可以作為生活用水。海水淡化無論從成本、技術和對能源形勢的影響,以及各方面的需求都是切實可行的,目前是一個發展的好時機。這項建議在提交過程中我與多名委員和代表進行了交流,全國人大環資委的委員們、浙江團和安徽團等代表團的很多全國人大代表都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因為這是大家具有共識的建議。我在大會前,先把初步的建議分別復印給環資委的委員和人大代表征求意見。他們都進行了認真思考,有的還做了一些調研。許多代表、委員都提出很好的意見,我把大家的意見吸納進來,對建議案完善和修改。3月份開人大會的時候,我將建議案請大家簽名,他們都非常樂意地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倪岳峰建議的主要措施是,沿海地區城市要有海水淡化利用的明確的剛性指標;國家要從發展高新技術和環境資源保護的角度,給海水淡化利用以一定的扶持政策;允許通過檢驗合格的淡化海水進入城市的供水系統,使淡化海水有一定的市場等。
對于建議落實的情況,倪岳峰說:“作為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是我們的職責,同時希望建議能發揮作用。令我欣慰的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的代表建議交辦會之后,有關部委反映迅速。國家發改委環境資源司專門擬定了辦理方案。這個方案是比較全面的,發改委還會同國家海洋局、科技部、國家認證委員會成立了六個工作組,從政策、措施、技術來進行研究。這六個組已經分頭到各地調研,目前了解到,已經有一些從技術上解決海水中自然資源的利用,另外還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來減少淡化的成本。據悉,國家發改委在此基礎上還將要出臺一個推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