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為了國慶期間能表演“生猛”的老虎吃雞的野外畫面,有動物園忙著給園子里的老虎野化訓練,而老虎看到雞竟然心生畏懼。按理說,老虎是來自野外的動物,雖然被禁錮在公園里,但骨子里的野性應該是一直存在,且不斷蠢蠢欲動的。這一則消息聽來,卻讓人啞然失笑。你聽聽,“老虎怕活雞”,這是怎樣的畫面呀?
知情人繼續報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猛料”:野生動物園的100只老虎在過去幾年中,因身體羸弱而導致生病死亡的,數年來已經有多起。更違背自然法則的是,有些老虎居然患有脂肪肝這種富貴病。
可能誰看到這里都要問一句:“誰動了我們的老虎?”老虎一直給人“王”者的感覺,威風兇猛都是用來形容它們的,誰讓它們變成這樣“懦弱”。我個人覺得是游客,是公園管理者。首先,因為游客有看老虎表演和觀賞老虎的需求,于是有關方面重金購進老虎,且認為要讓老虎表演得好,就要讓它們吃得好住得好。這下好了,老虎本來要自己動手千辛萬苦打獵以果腹的,現在卻有現成的肉大塊大塊送過來。你看看,最重要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了,還要磨爪子殺雞干嗎?
老虎咋和人越來越像了
看過新聞嚇了一跳,心底也很是不忍:多病、孱弱、失去野性,即使活雞這樣的獵物擺在眼前也懶得看上一眼,更不要說捕食了。這還是我們心目中的山中之王老虎嗎?是誰,把威風凜凜的老虎整成了這般模樣?
答案很沒意思,是人。能夠征服一切的人類把老虎弄成了自己的同類項——珍珠泉里為數眾多的老虎過上了定點喂食的舒適生活,可是它們在這樣軟綿的“幸福”中與自我本真漸行漸遠。生存于野外的老虎幾乎從來不生病,它們的正常壽命一般為20歲到30歲。但是珍珠泉野生動物園里的老虎們因為長期沉醉在安逸中,被慣成了“嬌寶寶”——園內的老虎因病死亡的,小的只有5歲,大的也只有6-7歲。此外,除了在與同伴廝打過程中經常受傷外,老虎們的發病率也很高……感冒、發燒、拉肚子都是常事。一句話,老虎和人處久了、越處越相像了。如果這種相像對物種傳承有益也就罷了。可明擺著的,老虎隨了人性對其生存狀態來說絕非好事。于是乎,動物園又千方百計想要“激活”老虎們的野性了。只是回頭一看,方知馴服事易野化頗難。說到這里,我們這些把老虎折騰得不像老虎的人們,似乎很有必要冒著被指責為“嗜血成性”的風險,買上一堆活雞活鴨甚至活牛來“激發”這些老虎的“虎性”、還原他們的野性。
這個“十一”,你打算好了嗎?到野生動物園為拯救“老虎”買個單?
虎牛斗娃娃不能看
珍珠泉老虎喪失野性,越來越像貓,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不單單是珍珠泉,哪一家動物園把老虎關在籠子里養,都會把老虎養成貓的。可據本版主獲知的信息,珍珠泉的老虎像貓,可不是珍珠泉的錯,那是這些老虎的前東家,桂林的熊虎山莊造的孽。幾年前,珍珠泉從這個熊虎山莊一下子買了幾十頭老虎,當然還有獅子、狗熊等等,幾下張羅,動物園就開張了,誰知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老虎成天蔫耷耷的,哪像什么百獸之王啊。是思鄉心切,還是水土不服?經過專家指點才知道,原來是被養懶了,整天飯來張口的生活使老虎們喪失了野性,也就沒了威風。于是,一場對老虎的野化訓練開始了。
可是,本版主在認同這一做法的同時,又生出疑問:野化就野化吧,反正老虎是你家的,誰也管不了你家里的事,可為什么一到逢年過節的,就把老虎斗牛的血腥場面公開展示呢?明擺著是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去看熱鬧,可是,一些沖著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小白虎去的孩子們,如果無意間看到那么血腥的場面,會造成什么不良影響呢?
如果老虎斗不過牛
如果沒看過這種虎牛格斗的血腥場面,你很難想象到其中的殘忍。這種表演不只在南京發生,一位在外地看過表演的朋友告訴我,他親眼看到過牛和老虎在籠子里“決斗”的全過程。籠子里,一只老虎因為常年在動物園里的籠子里養尊處優的緣故,失去了獸王的野性,幾個回合下來,最后牛占了上風。工作人員竟然打開籠子,又放入一只老虎加入“斗爭”,也不知道那頭牛是不是“命苦”,平時經常“鍛煉”的緣故,異常的兇猛。兩只老虎圍著牛轉了幾圈愣是不敢貿然進攻。最后,第三只老虎被放入籠子,老虎們“虎多膽大”,“兄弟一條心”,一擁而上瘋狂撕咬……
“實在是太殘忍了!憑什么為了老虎就要犧牲牛?難道就是因為老虎稀有?”當時聽朋友說完時我真的很氣憤!再看到南京珍珠泉也即將上演類似的血腥斗爭時,我想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場“決斗”一定要公平!以多勝少是件很丟人的事情,“弱肉強食”是動物生存的規則,既然打不過就要認輸,受點傷回去“反省”,然后擇日再斗。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