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五谷豐收——"年"字趣釋
2006-01-12

五谷豐收——"年"字趣釋

元旦過去了,預示著舊歷"年"的到來。一提到"過年",老人們想到的是一家人團聚,年輕人想到的是該"(常)回家看看了",孩子們盼望"年"的到來,當然是因為吃好東西,要壓歲錢了。所以說,"年"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人人歡慶的傳統節日。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年"字有著它更豐富的內涵,我們來探究一下它的演變歷史吧。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陳初生《金文常用詞典》)我們知道,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主要靠漁獵和采摘野果生存,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進入了農業種植和畜牧飼養的新時期。"禾"是谷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征著取得谷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谷子的樣子。

看完下面這一段甲骨文,你會更加確信"年"字與"禾"谷的關系。它真真切切地記下了殷人一次占卜的內容,也實實在在記下了他們的種種希冀、期待和心情:

庚申卜,貞:我受黍年?三月。(《前》三,三0,三)庚午卜,貞:禾有及雨?三月。(《前》三,二九,三)我們還可以從"年"字的造型來推想,當時的先民們也許有這樣的風俗,當"禾"豐收后,人們便會在頭上插著禾谷作為裝飾,翩翩起舞,以此來作為慶祝,所以,"年"的本義是禾谷豐收。而古代中原地區由于氣候等原因,一年只能收獲一次,即,禾谷一年成熟一次。而古人當時是沒有時鐘來記時的,禾谷從播種到收獲一次,先民們便視為一年。這樣,"年"便由禾谷豐收引申指時間"年"了。現在的老年人往往還有看農時知時間的經驗:"小滿"三天遍地黃,再過半月谷滿倉。"過年"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而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張貼用紅紙寫成的春聯,晚上要烤火(有人稱為"元寶火",象征著要發財),新年的早上(初一早)要起來燃放鞭炮。與親朋好友見面要互道:"新年好!""恭賀新禧!"這個習俗又從何而來呢?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頭十分兇猛的怪獸叫"年",它身子比大象還大,飛起來比風還快,叫起來比雷聲還響。它見人吃人,見牲畜吃牲畜。所到之處,生靈涂炭,尸體遍地。天神知道了這件事,便派哪吒帶著雷公和電母去把它捉住,鎖進深山,一年只準它出來一次。

有一次,"年"剛進村子,看到一個小孩在噼噼啪啪地放鞭炮玩。它以為是雷公在打雷,嚇得撒腿但跑。沒跑多遠,又看見一個婦女在河邊洗一件紅衣裳,那鮮紅的顏色讓它想起了哪吒的"混天綾",又嚇得它抱頭鼠竄。氣喘不止的"年"好不容易跑到一戶人家檐下想休息一下,可那門縫里射出來的光又刺得它睜不開眼,它以為是電母躲在里面要捉它,便只好無可奈何只好躲到深山里不出來了!

從此,人們知道"年"有三怕:一怕鞭炮,二怕紅色,三怕火光。于是,每到"年"要出山的那天,家家戶戶便放起鞭炮,貼起紅春聯,點起篝火來趕跑"年",如晚上"守歲"烤火至深夜見"年"未來騷擾,便可以放心地睡了。第二天早上,大家相安無事,便相互祝賀!這便是"過年"的來歷,當然這畢竟是傳說。其實,我們中國人的過年,還遠遠不止這些,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其歷史背景。當然,隨著歷史的演變,人們也漸漸把"年"與谷物有關的最初意思給淡忘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