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當下最時髦的寵物,家養狗的數量正在不少城市迅猛增加,養狗在給部分人帶來愉快與滿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諸如犬吠擾民、狗糞污染環境,以及狂犬病上升等社會問題,為此青島市南區在規范養犬活動中,劃定19處禁犬區,該舉措有無必要?本報就此話題廣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得到非常熱烈的反響。現摘錄部分新華網友發言,并配以相關報道,供讀者參考。
網友熱議:該不該給養犬劃個禁區
網友宋俠客:“青島市劃定19處禁犬區”,整個城市本就不應當養狗,應當全面禁止城市養狗。雖說,狗列入家畜,但那是農村看家護院之用。城市,一層樓面就幾家人家,有那畜生,實在是傷害鄰里的禍害源泉,城市應當全面禁養。人家闊少家里養,那是人家住別墅。學闊少,也要學得像。極力倡導城市居民小區,全面禁養任何的犬種!
網友首倫:多則災,多則禍。寵物犬已經泛濫成災,應該加以限制。地方應該立法:公民有養寵物的自由;公民也應該有不受他人寵物傷害、侵擾,祥和生活的自由。
網友微波爐:養狗應該同養豬一樣,放在圈里,不應該放到公共場所與人爭奪生存空間。不僅爭奪生存空間,也在事實上爭奪其他公共產品及公共資源。
網友清晨雨1974:堅決支持。狗污染環境,破壞衛生,使人玩物喪志,還會帶來疾病。
網友syjian:這個做法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借鑒。好得很!
網友假單擊:現在惡狗傷人事件頻頻發生、狂犬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國的重大傳染病、噪音糞便污染環境比比皆是……
強烈支持!這個做法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借鑒。
網友咕咕雞1:應該禁狗,我們都知道,自由永遠是相對的,在不防礙別人的情況下,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所以在公共場所帶著狗,那絕對是防礙別人自由的,同時給別人的安全造成了不確定性。
網友西非行星:關鍵是養狗的人素質太低了。青島市政府做了一件順應民心的好事。值得借鑒。
網友風清揚:不是有人喜歡和美國學嗎,類似我們中國這樣集中的公寓式住房,在他們那里連洗衣機都不能隨便用,你搞一個亂叫的小狗試試。
網友江流:俺非常贊成給狗劃禁區啊!想呀,比如在公園,人們都在晨練,那些狗兒就在你身邊轉,有的還用鼻子在你身上聞,這是個啥滋味呀!
網友墨綠345:玩物喪志,那些自以為玩時尚,趕時髦的人,其實讓人感到莫名的惡心、作嘔。一個美麗可人的漂亮女郎,身后牽著或懷里抱著一個讓人討厭的東西,頓時讓人感到美人非但不美,而且惡心作嘔。狗貓能是文明的體現么?假如寵物能遮蓋你的美麗,你還準備我行我素嗎?
網友首倫:養寵物是應當付出代價的。比如:小區物業費、防疫費、衛生費……
大家談養犬與公德意識
狗再聰明,也是一種低級動物,它們只知道撒歡兒能博得主人的喜歡,不會懂得亂叫“影響他人正常休息”。可是,狗都是有主人的,狗的主人應該知道養狗要遵守基本的規矩與道德,如果聽任愛犬不分時間地點地狂吠、亂拉尿,或者做出其他妨礙他人的舉動,那就是缺乏起碼的公德意識。
本來,無論養狗還是其他寵物,只要不影響別人,誰都無可厚非。但是,眼下不少人公德意識太差,只知道寵物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歡樂,而對它們造成的負面影響視而不見,使養狗出現了不少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比如剛掃干凈的馬路街道,不一會便被遛狗的留下一堆一灘的狗糞,像暗藏的“地雷”一樣讓行人猝不及防。小區的電梯里,時常會遇到與狗同行的尷尬,膽小的人或孩子們不免提心吊膽。至于不分晝夜的狂吠,在不少居民樓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隨著狗數量的迅速增加,惡狗傷人、因養狗造成的居民糾紛上升,以及狂犬病的增加等等,都叫人對“狗患”憂心忡忡。
現代社會對豢養寵物等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寬容,這無疑是社會的一種進步,但是這種寬容是建立在尊重他人基本生活權利基礎之上的,就是說有養狗的自由,也就有不被狗騷擾的自由,只有權利與義務對等了,整個社會才能夠達到和諧。倘若缺少必要的公共道德的束縛,讓寵物隨意擾亂他人的生活秩序,就是對受損害者的不公平。
可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養犬還是其他寵物,都必須在遵守一定的公共道德的圈子里進行。
城市調查 城市怎樣管好寵物
養狗也要講衛生
“小區里有專門給狗大小便的狗廁,不過有些人根本就不使用它。每天早上,草坪上會留下不少狗的糞便,狗尿則一般都是在小區長椅或者垃圾筒的旁邊,地上往往會有一灘尿跡,不容易清洗。”富力城的環衛人員樊海容告訴記者。
在小區里,狗患有時候也會成為導致鄰里糾紛的一個誘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狗亂叫打架、把小孩嚇哭、把老人絆倒,這些事情在小區里時有發生,成為影響社區安寧的不安定因素。
據富力城小區物業公司的相關人員介紹,他們受理過小區業主的投訴,說早上五六點的時候,鄰居的狗就開始亂叫,好幾天吵得人睡不著覺,最后經過物業公司人員反復協調才得以解決。
“狗咬人”成為新聞
隨著城市養狗家庭的日益增多,因狗引發的傷人事件也在大幅增加,“狗患”無疑也給城市的公共安全埋下了隱患。據了解,北京市被狗咬傷的人數正以每年近萬人的速度遞增,今年上半年,有近7萬人被狗咬傷。
記者同時了解到,目前全國狂犬病致死人數已居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之首。據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健康播報》稱,僅在6月份,全市因狂犬病就診人數就高達15000多人,比前幾個月增加近一倍。
盡管狂犬病可以加以預防,但由于存在眾多的無證狗和流浪狗,目前狂犬病防疫工作面臨著較大的隱患。數據顯示,北京市寵物狗的數量已達100余萬只,但截止到2005年底,北京市登記注冊的寵物狗只有42萬只,有一半以上的寵物狗未被納入依法管理的范圍。與此同時,目前全市流浪狗和流浪貓已達40萬只。
養犬規定執行難
當“狗患”開始無處不在,怎么來解決問題也就變得尤為迫切。有關專家認為,如何將寵物飼養納入有效且被飼養者樂于接受的管理模式下,這需要對相關問題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出臺相應的法律規范。
其實,早在2003年10月份,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北京市就正式出臺了《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試圖對養犬實行嚴格管理、限管結合,構建一個政府部門執法,基層組織參與管理,社會公眾監督,養犬人自律的大環境。
記者了解到,盡管法規已經出臺,但該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面臨著不少問題。例如,該規定第9條和第10條分別說,未經登記和年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在重點管理區內,每戶只準養一只犬,不得養烈性犬、大型犬。
然而,有些狗的主人告訴記者,他們并沒有辦理養犬證,而藏獒、松獅、雪橇狗等大型犬在現實中也不時可以見到。此外,該規定第27條說,未經登記、年檢養犬的,由公安機關沒收其犬,或者對單位處5000元罰款,對個人處2000元罰款,但由于執法人員精力有限,無暇顧及,所以開具罰單的情況非常少。
針對《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執行難的問題,北京市公安局采取了一些更為有效的措施。記者從市公安局治安處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市已經在2400多個小區內豎起了養犬公示牌,社區居民可根據公示牌提供的信息,對小區內的非法養犬行為進行舉報,核實后,警方將給予物質獎勵。
專家觀點 狗是人類朋友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蘆荻
狗是人類最忠實、最可靠的朋友。養狗不僅可以看家護物,還能起到伴侶的作用,扮演情感交流的角色,也能培養小孩善良關心的品質。因此,用“狗患”這個詞是不合適的。
養狗造成的問題確實存在,但這是由于缺乏管理而產生的。就拿狂犬病來說,它是100%可以預防的,只要做好狂犬病的宣傳和防疫工作,嚴格執行養犬規定,狂犬病的發生幾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目前,還是要做好狗用疫苗和人用疫苗的推廣工作。
現在,有些城市因為養狗出現了一些問題,就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狗,濫殺一氣,這是很不人道的行為。我們應該善待狗,這也是我一直呼吁我國盡快出臺一部《動物保護法》的原因所在。
必須指出的是,狗的問題有一部分是養犬人的不文明、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的,這些行為給都市生活帶來了負擔,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提高養犬人的文明素質。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郭星華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在城市里是否有必要養這么多狗,倒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一般來說,養狗是為了排解孤獨,找到一種精神上的寄托。現實中有兩類人很需要狗,一類是老人,他們害怕孤獨,需要有狗的陪伴;另一類是殘疾人,他們生活不便,狗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比如說導盲犬。
就其他家庭而言,狗無非就是一種寵物或者玩物,養狗的必要性不是特別強,這種精神上的需求也并非不可替代。在一個和諧共處的社會,從公眾利益出發,我覺得還是應該對市民養犬做一些限制,有必要提高養狗的門檻和成本,比如說提高年費,讓一些家庭放棄可養可不養的狗。
至于說“狗的問題其實是人的問題”的說法,我覺得并不完全對。“狗患”的產生自然是與養狗人的素質有關,不過,狗畢竟是狗,它不可能總是那么聽話,它難免會影響到他人。人與人之間尚且還有摩擦,更何況是人與狗之間呢?
小暄 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