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國家冰島前天決定,在暫停商業捕鯨二十年后,決定重新恢復商業目的獵殺鯨魚的活動。冰島政府宣布會在19號起發出商業捕鯨許可證,授權商船在2007年8月31號為止的年度內,捕獵九頭大須鯨及三十頭小須鯨其中大須鯨是受到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這一決定使冰島繼挪威之后,成為國際捕鯨委員會于1986年實施商業捕鯨禁令以來,第二個恢復商業捕鯨的國家。冰島的商業捕鯨活動最快會在本周展開。冰島目前有超過4.3萬條小須鯨及2.5萬條大須鯨,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于冰島這一決定提出強烈譴責,并認為此舉或會打擊當地的旅游業,因為有很多外國游客反對捕鯨。
相關新聞鏈接:
冰恢復商業捕鯨引起國際關注
冰島政府上周二(17日)宣布,冰將恢復中止了17年之久的商業捕鯨,2006-07捕撈限額為9頭長須鯨和30頭小須鯨,捕鯨許可證即將分發給有關船隊。捕鯨船Hvalur 9 早已做好各項準備,并在冰漁業部長正式宣布解除禁令前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預航”。
冰島人捕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海盜時代,1989年加入國際捕鯨委員會(IWC)而停止捕鯨,1992年退出該委員會后仍遵守禁令,2002年再次加入時冰聲稱2006年將重新考慮捕鯨禁令。2003年,冰島開始以科學研究的名義恢復捕鯨,至今共捕撈161頭小須鯨。鯨肉常見于冰島的水產市場和餐桌。今年6月,冰島、日本、挪威三國達成共識,公開支持恢復商業捕鯨。
冰漁業部稱,冰海域總共有43,000 小須鯨和 25,000長須鯨,冰恢復捕鯨是基于科學的可持續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是無可非議的。海洋之于冰島如面包和黃油,冰島依賴海洋漁業為國家支柱,冰島將一如既往地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
冰島恢復商業捕鯨的決定引起了國際上廣泛的關注。包括美國、英國在內多個國家對冰“科學”捕鯨已經表達了強烈不滿,對恢復商業捕鯨更是同聲譴責,要求冰島政府重新而慎重地考慮這一“敏感問題”。“綠色和平”組織譴責冰政府該項決定,認為此舉影響冰島信譽,破壞環境,同時對冰旅游業也產生不良影響,觀鯨人數將不斷減少。正在日本抗議捕鯨的激進環保組織“庇護海洋”聲稱將重返冰島,它因曾于1986年擊沉了兩艘冰島捕鯨船(Hvalur 6 和 Hvalur 7)、破壞捕撈設備而名噪一時。
相關事件鏈接:
日本公然鼓吹商業捕鯨 年捕鯨量自行增加一倍
正當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緊張地籌備本月下旬即將在韓國蔚山召開的年會時,鯨卻正面臨著新的和更嚴重的威脅。世界上最大的捕鯨國日本公開宣布,將再次擴大其自行制訂的所謂“科學捕鯨”配額,不但將捕殺更多鯨種,還要把年捕鯨量增加一倍。
鯨是海洋中最美麗的精靈之一,它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幾千萬年,是比我們人類更古老的地球居民。然而,這些回游全球、處于大洋生物鏈頂端的海洋動物,卻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脅,它們中的很多種群已到了滅絕的邊緣。除了海洋污染、船舶撞擊、海洋噪音污染、漁業誤捕、漁網纏繞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威脅就是日本等極少數國家肆無忌憚的捕鯨活動。
據法新社近日報道,日本參議院外交事務及國防特別委員會主席林芳正說:“在等了20年之后,我們已失去耐心。”林芳正稱,假如蔚山會議“沒有進展”,他將和其他議員建議政府退出IWC。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二戰后在英國劍橋成立的,共有61個會員國,中國也是會員之一。日本、愛爾蘭和挪威支持建立商業捕鯨方案,而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等多數國家則反對,美國也表示應對捕鯨予以限制。
自IWC頒布商業捕鯨禁令20多年來,中國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始終反對捕鯨,而且從未捕殺一頭鯨。惟有日本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每年在公海上捕殺700多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