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世界上最兇猛的十大淡水魚[組圖]
2006-10-30

亞馬遜鲇魚

        在距亞馬遜河干流數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湍急。當地的集市上能見到體長超過10英尺的大鲇魚,小河尚且如此,那么游弋在干流的魚有多大呢?“我剛放下釣鉤往下一看,就意識到我的50磅拉力的線不消半分鐘就要斷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釣魚能手1989年在《釣魚迷》雜志的文章中這樣寫著。這是他第一次試釣亞馬遜巨鲇,釣點在玻利維亞境內的上亞馬遜河的支流 拜尼河上。當地的印第安人對透德的大塊身材和力氣表示欽佩,但卻瞧不起他的通常用來釣北美狗魚的釣具和50磅的釣線,他們說,“這只能逗巨鲇。”盡管透德也釣上過重達80磅的大魚,但以前從未見過的巨鲇還是一再斷線而去。透德還告訴我們一些傳說,說巨鲇能拖著獨木舟任意遨游,甚至將人從船上拖下水、咬掉人的手指等。有兩次,他用鯊魚鉤掛10磅重的魚作釣餌,然后拴400磅拉力的線并把線系在樹上——而第二天,樹和釣線全不見了……科學家米切爾·戈爾丁教授從1976年開始研究亞馬遜諸支流的魚類和漁業資源,他說他曾見到過250磅、7.5英尺長的巨鲇,國際釣魚聯合會的紀錄是256磅9盎司,由基爾伯特·福南迪斯于1981年在巴西的索利莫斯河釣取。1914年,當泰迪·羅斯福率領一支探險隊,考察亞馬遜河時,一名隨隊醫生量到了一條9英尺多長的巨鲇。 

        這類魚的紡錘形的體形使它有足夠快的速度在湍急的河水中洄游,也使得用常規釣具釣它們的人屢屢斷線折竿,束手無策。和巨鲇同屬一科的另一種亞馬遜鲇魚,其強健有力的身軀也能長到250多磅,它吃食許多魚類,因而可用活餌或塊狀肉餌來釣取。當地人喜歡用放手線釣法。要在它們生活的急流中用輪竿來垂釣,顯然,它們是難以征服的。一向樂觀的透德相反,200磅的釣線接同樣拉力的金屬腦線,配以大墜和鯊魚鉤,完全能夠釣上300磅的大魚。只要沒有水下樹樁之類的雜物,結實的海竿可以釣上幾百磅的大家伙。記住,同大魚搏斗時要系好船上保險帶或穿上救生衣,以防不測。最近,科學家們指出,捕魚量的增加已經危及巨鲇的生存,與世界各地的情況相似,這些形體碩大的家伙數量正在銳減,也許今后幾年是釣巨鲇的最佳時期。

白鱘

        白鱘是一種古老動物,早在一億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它們的祖先和家族。現在世界上只生存著兩種白鱘,除了我國長江中的白鱘外,美國密西西比河還有一種匙吻白鱘。這一對“難兄難弟”遠隔著遼闊的大西洋,確實感到非常孤單。這表明經歷了長達億年的滄海巨變,只有這兩種白鱘在這兩條還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河流里遺留下來,這種現象正在嚴肅地告誡我們,必須保護好長江和蘇州的水域,千萬不要讓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失去最后的一片樂園!

大頭魚

尼羅河鱸魚

        列“殺手榜首”的,是尼羅河鱸魚。在非洲大陸,尼羅河鱸魚不僅搶走了其他魚類的食物,有時甚至其他魚類都是它們的捕食對象。在它的肆虐下,非洲大陸至少有200種魚類慘遭“滅門”。此外,在非洲大陸北邊毗鄰的地中海底,caulerpa海藻在暗中活動。這種海藻能導致海底其他海草植物“窒息”死亡,以此破壞食物鏈的根部,對海洋中各動植物種群產生致命的打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連惹人憐愛的家貓也“榜上有名”:家貓是花園中常見鳥類和正在野地中中途棲息的多種候鳥的“殺手”之一

  新幾內亞鱸魚

        在新幾內亞群島的第二大島新不列顛島南部海濱的釣魚營地,有這樣一句俗話:“釣線越粗,斷線的聲音就越響。”莫爾斯強調說,釣這里的魚要用40磅釣線接80磅的金屬腦線,用大號錨鉤掛8英寸長的釣餌,并配以非常結實的碳素混合竿,他說:“魚上鉤后一寸也不能讓它。”但做到這一點是幾乎不可能的。這里水流湍急,速度達每小時5海里,而且水中還有浮木雜草,地形異常復雜。有魚咬鉤啦!竿尖立即被拉得直指水中。釣手掙扎著想保持平衡,但還是被巨大的拽力一步步拖到船的邊緣……最后,當魚拉著小船逆流游去時,優質尼龍線還是從繞線輪上連根斷掉。嘣;前面提到的那句俗話應驗了。莫爾斯說,新幾內亞鱸魚有兩種,一種叫黑鱸,主要生在急流中;另一種叫花斑尾鱸,生活在河流上游。鱸魚都長著德國獵犬似的利齒,力如蠻牛。據說曾見過70磅的大鱸,但大多數用鉤、線釣上來的魚是18~30磅。一盤48磅鱸魚是曾釣出水的最大的魚

哲羅魚

        哲羅鮭為冷水性的純淡水兇猛食性魚類。終年絕大部分時間棲息在低溫(15℃以下)、水流湍急的溪流里。冬季因受水位的影響,在結冰前逐漸向大江或附近較深的水體里移動,尋找適于越冬的場所。春季開江后,即溯河向溪流作生殖洄游,8月以后向干流移動。黑龍江沿江一帶漁民有“細鱗、哲羅,七上八下”的諺語,這是指細鱗魚和哲羅魚的洄游規律。性成熟需5齡,體長達40-50厘米。生殖期于5月中旬開始,水溫在5-10℃左右,親魚集群于水流湍急、底質為砂礫的小河川里產卵,親魚的產卵方式與大麻哈魚相同。親魚有埋卵和護巢的習性。產卵后大量死亡,尤以雄魚為更多。仔魚喜潛伏在砂礫空隙之間,不常游動。哲羅魚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種之一。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由深水游至淺水岸邊捕食其它魚類和水中活動的蛇、蛙、鼠類和水鳥等,其它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一年四季均索食,夏季水溫稍高時,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現象;冬季不停止攝食,僅生殖期停止攝食。

  哲羅鮭多分布于我國境內的黑龍江、圖門江、額爾齊斯河等水系。國外分布于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勒拿河到伯朝拉河,東歐的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上游等河流

六須鲇

        喜生活于主河道及支流中,不喜到湖區及泛濫地帶。為中、下層魚類。性不很活潑,白天多棲息于水體底層,夜間游至淺水處覓食。秋后則居于深水或在污泥中越冬。冬季攝食強度減弱。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性成熟年齡為3冬齡或更大。生長速度較快,2冬齡的體長可達560-580毫米左右,3冬齡可達675-685毫米。據記載最大個體體長達2米,體重40公斤。

  主要分布于黑龍江水系黑河市以下到撫遠縣江段,松花江、嫩江及烏蘇里江等,遼河下游也產;俄羅斯共青團城以下漸少

  巨骨舌魚

        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

        大型的熱帶淡水魚類。最大的個體體長可達2-2.5米,重可達100千克。體形巨大,長形,稍側扁。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口大,無須。無下頜骨,舌上有堅固發達的牙齒。鰾四周富有血管,內表呈蜂窩狀,常有特殊的鰓上器。鱗片大且硬,呈嵌鑲狀。背鰭和臀鰭位于體的后部,互為相對。胸鰭位低。腹鰭位腹部之后。尾鰭圓形。體灰綠色,背部顏色深,腹部較淡,尾鰭及體后部紅色。

        古老的原始魚類之一。以魚、蝦、蛙類為食。休型笨重,行動緩慢,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中的一種。生殖季節挖穴產卵,雄魚護幼發育達2-3個月,等幼魚能獨立生活后才離開。 

        肉可制成干品或鹽制品,是產區大眾食品。牙齒曬干后可月來代替銼具。活的魚體顏色美麗,用于觀賞。

王鮭(大鱗大馬哈魚)

        阿拉斯加的凱耐半島,一位釣手同王鮭(Chinood<king>salm on)搏斗了36小時,當時有一些電視攝像師在場,想攝下這項新世界紀錄,但結果是線斷魚逃。“釣這種魚就像在打仗一樣,阿拉斯加的戶外活動愛好者兼作家克里斯·巴汀說道:”它沖撞起來就像火車頭一樣,能一口氣拉走數百英尺的釣線,然后便潛到水底攢力氣,如果在它試圖休息時你的釣具不能牽動它,你也許得等上一天,而要是你的釣具經不住考驗,你最好還是呆在家里別出來。“王鮭是為了產卵才游入江河的。當它們處于魚苗和幼鮭階段時在江河生活一兩年,待到長成兩三歲的成鮭便游回海洋。它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最后再游回它們出生的河流產卵,完成生兒育女的使命。自然生長的王鮭分布在南到加利福尼亞,北到北極南邊的這一大片地區。現在人們已成功地將它們移殖到北美五大湖區和一些大型水庫中,但王鮭之王仍只在阿拉斯加才有,那里的河流里有許多60磅的大家伙。1985年5月17日,拉斯·安德生在凱耐河創造了97磅4盎司的世界紀錄。王鮭能游多快?巴汀說:”當愛到鯨的追逐時,它們由于游得太快停不下來而常常飛落到海灘上。“王鮭上鉤后會耍各種花樣力圖掙脫,它們能像二戰時的日本的神風隊那樣以身體撞船,能撞扁鋁質船體,能破壞木制船頭,它們能跳到船上、岸上,能輕易地破壞質量不是太好的釣具。阿拉斯加的王鮭長的這么大,也許是因為在寒冷的、流速很快的水中作長途遷徙需要非凡的耐力和力量,巴汀說:”阿拉斯加王鮭身上的脂肪比任何別的地方的魚都要多,在育空河,王鮭能夠在60天里不吃任何東西游上2000英里。“

鱷雀鱔

        鱷雀鱔(Alligator Gar)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能長到300多磅,它們主要分布在從墨西哥到美國弗羅里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里河和俄亥俄 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用輪竿釣上來的雀鱔的世界紀錄是279磅,由比爾·弗爾瓦德于1951年在德克薩斯州釣獲。雀鱔的長滿利牙的大口以及它在吞餌前喜歡拖著游一段距離的習慣,使得它很難上鉤,因此,許多漁人更喜歡用魚叉來捕獵,不用“大浮釣”法來釣取。大浮釣是一種延線釣法,是用一大塊泡沫塑料作浮漂,拴一節4英尺長的PVC(聚氯乙烯)管子或用一節樹枝拴在結實的連結環上,在連結環另一頭系上2英尺長的金屬腦線拴鉤。漁民用切成塊的鯉魚肉作釣餌,夜晚時在水面一次投下許多大浮釣。 

        雀鱔在吞食前喜歡銜著釣餌在水面游,由于PVC細管和大浮漂能隨之移動,沒有拉力,因而不會引起雀鱔的警覺。雀鱔上鉤后會跳出水面,然后是猛拽釣線或是在船邊翻滾,我們帶著棍子制服它們,但棍子也往往被弄斷。德克薩斯州不少水庫的雀鱔如此之多,以致像克魯格這樣的漁民將它們運到路易斯安娜州的魚市上去出售。由于這種魚數量很大且對其它魚類有害,德克薩斯州“公園和野生動物局”發放許可證,允許商業性捕魚。雀鱔魚肉味鮮美,但加工起來不容易,宰殺雀鱔需要一把砍刀,一把剪金屬薄片用的平頭剪和一把大號的魚片刀,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要用鏈鋸來剖開它。

來源:騰訊社區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