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江群蛇亂舞攪水花 20分鐘撈200多條(圖)

千蛇突現舞珠江
昨天中午12時許,黃埔大道東東圃糧食倉庫附近江面上突然游來了上千條水蛇,多數集結成團在水面上攢動,群蛇亂舞。
一時間,種種猜疑接踵而來。有人說,“最近天氣變化多端,可能是氣候的原因,才出現這種怪象吧”;有人說,“印尼又發生了8.7級地震,這里面不無關系”……有關野生動物專家則表示,水蛇不適宜在江水中生存,極有可能是有人在清明前夕行善放生。
群蛇亂舞嚇跑女工
“看,珠江里竟然有那么多的水蛇,它們都在拼命往岸邊靠!”眼前難得一見的場景,讓中午時分徘徊在江邊的十多名派安混凝土有限公司男員工興奮不已。有人童心大起,拾起岸邊的小石子往江水里扔,試圖阻止群蛇的來勢,但一陣“石彈”的攻擊只是濺起一排水花,毫無威力。
水蛇是從遠方的江面游向岸邊來的,它們并不孤單,相伴左右的還有幾只烏龜和癩蛤蟆。在岸邊的一堆泥沙處,癩蛤蟆和烏龜率先占領“高地”,水蛇也爭先恐后地拼命往上躥,但總是稍顯力不從心。經過無數次沖擊之后,它們紛紛沿著岸邊四下游走,不停地在水里變幻著節奏和身影。
群蛇江邊亂舞的消息很快就在附近一帶傳開了,很多工廠的工人都趕著來到江邊欣賞這一異景。“有些膽小的女工被騙到江邊來看,一下子見到那么多蛇,嚇得大叫一聲掉頭跑開了,”工人們樂呵呵地談論著。
糾纏成團江面翻滾
在江邊游動的水蛇多達上千條,顏色各異,最長的約60厘米,最短的也有30厘米,有的不停地抖動著柔軟的身軀來回穿梭;有的甚至翹著蛇頭浮出水面,吞吐著細長而略帶殷紅的舌頭,隱隱有向岸上的圍觀人群挑釁的味道,樣子有些嚇人;有的拼命往泥沙堆的孔洞中鉆;還有的甚至微微攀著濕滑的江岸,看樣子有點像要往上爬,也有稍作休息的意思。它們密密麻麻地盤踞在距岸邊3米之內的水面上,不經意地從上往下看,陡然之間還以為下面是個蛇窩。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聚集的蛇群更多的時候不是各自為營,它們數十條甚至上百條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一團。在江面游動時由于相互牽制,經常出現翻滾的動作。大多數旁觀者都認為,群蛇應當是在水里交配,有人專門拿石頭和木塊朝蛇團攻擊,但有時候砸準了也解不開這個團。
20分鐘撈起兩百多條
附近某公司員工小鄭說,他在這一帶工作了兩年多,還從來沒有看過珠江岸邊有這么多水蛇,“平常只不過偶爾有一兩條出現,估計是別人放生的,上千條水蛇在水里嬉戲打鬧的場景還是頭一次看見”。
“干嗎不把水蛇捉起來呢?那樣的話,今晚就有一頓美味的水蛇粥喝了。”在岸上觀察良久的其中一名男員工提出了這樣的設想,立時贏來了工友的一片叫好聲。于是,眾人興致勃勃地行動起來,有的拿來竹竿,有的拿來漁網,捕撈工具在短時間內裝接完畢。
對準“蛇團”一網下去,撈上來的有時竟達30多條。僅僅20分鐘時間,一個紅色的塑料桶里很快就堆了200多條水蛇。離開了水,它們立時失去了“威風”,只能繞著濕泥,在狹小的空間里緩緩蠕動,一邊吐著紅舌。直到昨天下午2時40分許,集結在此處江面的水蛇才漸漸往西邊的珠江水域散去。
千條水蛇N種猜想
氣候異常說
“我看是因為天氣變化的原因!”附近的派安混凝土有限公司員工小鄭提出了“氣候異常說”,認為水蛇生存很依賴溫度,而廣州最近天氣變幻莫測,“溫度忽高忽低,說刮風就刮風,說變冷就變冷,水蛇適應不了氣候變化,就趕緊往外面逃吧!”
地震影響說
也有人懷疑群蛇亂舞現象的出現,與近日發生在印尼的那場地震有關。“會不會是什么不祥的征兆啊?”一名女員工小李猜測稱,雖然人體沒有什么感覺,但一向靈敏的水蛇卻有可能通過水體的變化感覺到了海嘯地震的前兆,“不是說很多動物在地震前都會行動異常嗎?它們對周邊環境的變化都比較敏感的!”
靈怪異象說
“不是海龍王要發威了吧?”當地一位七旬高齡的蔡阿伯覺得,蛇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能夠超脫塵世感知人所不能,水蛇很怕冷,一般是在河里生存,這么多水蛇集體出現在珠江非常怪異。
運輸意外說
目擊者阿全則懷疑是上游運送水產的船只發生了意外,裝載水蛇的大桶翻落江中,所以珠江上才會出現這樣龐大的蛇群。
放生說
在各種版本猜想中,放生說占據了大多數。很多圍觀者均稱,事件很可能是有人在清明節前從市場上買來大量水蛇放生。如果放生說實屬確鑿,希望放生者能與本報取得聯系,向讀者講述您的幕后故事(聯系電話:020-87388888)。
很可能是行善放生
事發水域并不適合水蛇生存,一段時間后蛇會死
有野生動物專家表示,水蛇只能生活在水渠、水田等淺水區域,并不適宜生活在江海等深水里。除了水深的關系外,水質也是制約水蛇存活的一個重要因素,就珠江而言,因為有污染而不可能有很多水蛇。此外,水蛇的食物一般是小型昆蟲和一些腐爛的東西,這些都是事發水域所不具備的,在一定時間后很可能會死亡。
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有關專家也認為,珠江邊群蛇亂舞是出于群眾放生行善的舉動。該專家表示,每逢清明節前夕,總是有部分善人對烏龜、水蛇等一些動物進行放生,放生物一般都從市場上買來直接放入江河里。據悉,目前在廣州農貿市場上,個體較小的水蛇每公斤售價為12元,中等大的為16元。由于該段水域并不是水蛇能夠適應的生存環境,以它們的習性,會如同目擊者所描述的那樣拼命往淺水的岸邊靠,而且好像溺水者一樣,看到東西就會牢牢攀住,因此才會出現群蛇糾纏成團的局面。
提醒 放生要講科學
廣東省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有關人士認為,放生要講究科學性,首先應該考慮是否合適在放生地生存。即便放生也應該在專家的指導下或者通過動物救護中心進行,將蛇放到有泥土和雜草的地方為宜。如果隨便投入珠江,一旦跑到百姓家將會引起市民不安。再者是下水的蛇若不能找到生存環境而臭死江底,將給珠江造成人為污染,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鏈接 珠江出現水蛇
●2003年1月6日上午11時許,廣州白天鵝賓館簡易碼頭出現了一場大量水蛇登陸岸邊的罕見景象,初步證實是群眾放生。
●2004年6月6日下午,在廣州市沿江西路南方大廈對面江邊,大雨后的河堤內出現了近百條小水蛇在河堤內游動的奇特一幕,吸引了大批市民在堤岸上觀看,其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