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報消息 出于培養市民尤其是少年兒童愛護動物的意識,同時改善獅子今后的生活條件的目的,江門地區惟一一家動物園——新會動物園近期推出了小獅子助養活動。
據介紹,按動物園制訂的助養計劃,助養者可選擇助養一只或多只小獅子,也可以多人合共助養一只小獅子。每只小獅子每月助養費為500元,由動物園代助養者購買食物進行喂養。同時,助養者及其家屬可免費入園參觀一年,動物園也將在獅子籠舍掛上牌匾,寫上助養者的名字和助養時間(詳情請閱10月26日本報A10版《每只小獅子每月助養費為500元》一文)。
助養,無論是助養人還是助養動物,這樣的愛心舉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自然應該肯定、提倡、頌揚,可我們無法忽視的現實是,在有許許多多珍稀動物需要我們去幫助改善其生活的同時,還有更多的貧困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在求學路上舉步維艱,甚至面臨失學。
當你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當你準備向社會獻出一點愛心,你會選擇助養獅子(又或其他動物),還是助養孩子?
社會不和諧,獅子再生猛又如何?
“助養獅子好,還是助養孩子好?”我問我們家10歲的兒子。兒子好像天生喜歡動物,從小到大,家里都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動物玩具,他還很認真地養過鴨子、兔子、烏龜、小鳥、蝸牛、螳螂、甚至螞蟻等動物,可以說,他對動物是充滿了感情,容不得家人對動物有任何的“不敬”,但是,當我把上述問題拋給他時,他卻這樣回答:還是助養孩子吧。我問他理由,他想了想,說:如果每個人都很有本領,賺了很多錢,獅子自然就會有很多東西吃啦。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感情很純樸,卻值得我們深思。獅子是寶貴的動物,人人都有責任去保護它,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助養獅子也是無可厚非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國還有那么多窮人,還有那么多失學的孩子,而人跟獅子比起來,哪個更值得我們去關注,那是不言而喻的。從一個最簡單的層面說,人民的素質決定國家的未來,不解決眾多的失學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國家的發展會受到怎樣的制約和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人才決定一切,這是世界通行的硬道理。國家不強,獅子再多有什么用?社會不和諧,獅子養得再生猛,又有什么意思?助養一頭獅子,每個月需500元,一年下來要6000元,如果有條件的人都把這筆錢拿來扶困助學,將有多少兒童受益?
“如果每個人都很有本領,賺了很多錢,獅子自然就會有很多東西吃。”我非常贊同我兒子的觀點。其實,要保護動物,先保護人,這是一種更有遠見的做法:人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國家發達了,相信動物園經費短缺的現象將不存在——你看看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就知道我不是發“奇思妙想”。所以,我呼吁:如果有錢,我們還是先去助養孩子吧。當然,你要去助養獅子,也沒有人會譴責你,畢竟,你這樣做也是為社會獻愛心。
助養孩子是當務之急
究竟應當首先助養孩子,還是首先助養獅子?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助養孩子是當務之急。
改革開放20多年使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部分人已先富起來,但貧富懸殊也非常明顯,不少窮人的生活水平遠遠比不上富人豢養的一條狗!最近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已明確規定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切實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幫助面臨失學的窮家子弟上學。廣東省模范共產黨員、深圳歌手叢飛資助貧困孩子讀書的事實證明中國有大批貧困失學孩子急需救助,但社會上有一些生活富裕的人與叢飛的行動正好相反,他們大把大把地花錢在寵物上,卻不愿意資助一個貧困失學的兒童。
關心動物勝過關心人,這種心態是很不健康的,是同黨中央號召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的。我不否認新會動物園發動社會人士助養獅子是一件好事,但這樣的好事放慢一點干也不礙事,天不會塌下來。目前最緊迫的是助養孩子而不是助養獅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教養好了,祖國的前途才會美好。筆者希望優先助養孩子,然后才考慮助養獅子。
人,才是最寶貴的
獻愛心,要在獅子與孩子之間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助養孩子,而不會選擇助養獅子或其他動物。原因是:我認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貴的。不論是瀕臨絕種的珍稀動物,還是百獸之王,也抵不上人寶貴。
在我眼里,沒有東西比人更值得我們去珍惜和愛護的了。我主張凡事“以人為先”,即事事處處首先考慮人的需要,關注人的生存狀況,傾聽人的訴求。現在,我國還有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溫飽問題未解決,求學之路舉步維艱,甚至面臨輟學。據報載,有的貧困生一年多才在學校飯堂消費幾元錢,而這幾元錢還是打開水用的,平日是吃食堂餐桌上人家丟棄的饅頭;有的貧困生帶著一壇子咸菜上學,作為整個學期的菜肴。動物園里圈養的獅子,生活是有保障的。相比之下,改善貧困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比改善珍稀動物的生活來得迫切、重要,牽涉面更廣,意義更大、更深遠。
我曾經貧困過,現在也不富有。那些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向我伸出援手的人,一直感動我,溫暖著我。一個身陷窘境的人給我的震撼遠比獅子身陷窘境帶給我的震撼更強烈,更讓我揪心,更值得我憐憫。在有限的資源面前,我可以接受獅子過“平淡”生活這樣的現實,而無法拒絕那雙“渴望的大眼睛”。
助養獅子,傳達愛護動物的信息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幫扶貧困孩子還是助養動物,都是我們愛心的一種表現。
地球不可能只有人類。工業革命快速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與此同時,也不斷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環境惡化,野生動、植物資源逐漸滅絕,最終也會導致人類的消失。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重大疾病的爆發,是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惡果。禽流感、非典再次迫使人類反思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
對于貧困兒童的讀書問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保障體系,兒童福利院、希望工程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希望工程更是家喻戶曉,深入民心。與此相比,保護生態環境,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助養則完全依賴民間行為。我園此次發起的小獅助養活動,旨在引起社會公眾對野生動物的關愛和保護,傳播“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信息。相信廣大讀者和市民也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助養動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作為我市唯一的一所動物園——新會動物園,它的建設與發展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就應該為我們的家鄉作點貢獻,為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盡點綿薄之力,況且,動物園為了表示感謝,也會在助養動物的籠子上寫上助養者的姓名,還會為助養者及其親屬免費開放一年。這樣,熱心人的捐助也得到了回報,休閑的時候,全家歡聚動物園,何樂而不為呢?
動物園推出獅子助養的計劃,是解決動物園高額運作問題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是把拯救珍稀動物的行動納入到市場調節的大框下的一種有益嘗試。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在利用自然界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給動物的生存蒙上了層層陰影,現實賦予了我們一定的責任和使命。人類有了保護動物的意識,自然環境才有可能避免破壞,人類社會與自然才能和諧持續發展。一個不愛動物、不愛環境的人,就談不上文明,談不上高尚。
還有,動物園是提高孩子認識自然和培養愛護動物意識的理想場所。家長們參加了動物園的助養計劃,既為社會獻出了愛心,還可以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意識到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利于孩子在正常、健康的生活軌道上成長。
來源:江門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