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最活躍,搶吃搶喝,爬上爬下。
鱷魚睡相最不雅,守著沒吃完的雞流口水。
隨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天津市動物園的動物們各自開始了花樣的越冬生活。動物園先進的館舍設施及供暖設備為動物舒適過冬提供了保證,游客也可在嚴冬觀賞動物。冬季的動物園完全是另外的一番美景,您既可以在雪地上觀賞到獅子、老虎的矯健身影,也可以在室內看到河馬、大象的龐大身軀。此外,在冬季里還可以在動物園內看到不少在野生環境里難得一見的景觀,比如本應冬眠的棕熊仍在室外歡蹦亂跳、已定居于鳥語林內的天鵝等也不再遷徙。
動物不再“貓冬”戶外鍛煉身體
與往年冬季完全室內飼養不同,今年冬季天津動物園將盡可能采取外放飼養動物的方式。所以今年冬天園內的動物們將表現得更為活躍。據天津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往年冬季里動物往往都喜歡躲在獸舍里“貓冬”,今冬動物園改變了以往天氣稍涼就把動物關進“溫室”里的做法,讓這些一到冬季就變得懶散的動物多曬曬太陽、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使動物更好地適應津城的氣候、增強抵抗力、增進健康。所以只要陽光好,飼養員都會盡量讓動物呆在戶外。所以今冬到市動物園,可以看到更多的動物在室外歡蹦亂跳。
鳥語林內長期定居天鵝大雁不遷徙
昨天在鳥語林內,不少游客欣賞著天鵝、綠頭鴨等水鳥的“泳姿”。雖然天鵝等鳥類是候鳥,但人工飼養環境下的它們,已長期定居于鳥語林內不再有遷徙的習慣。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幾年來的精心調養,這里的多種候鳥已適應了北方冬天的水溫和氣候,即使進入隆冬外面天寒地凍水面都結了冰,鳥語林里設置的大功率水泵,仍可為水鳥開辟出足夠大的“運動場”,讓它們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改變生活習性棕熊蛇類不愿冬眠
在人們印象中,熊是一種需要冬眠的動物。然而記者昨天看到,生活在熊山里的幾只棕熊,非但沒有呼呼大睡,而且連一絲慵懶的表情都沒有,反而正在運動場玩得不亦樂乎。
據介紹,優越的生活環境讓一些冬眠的動物已經不需要靠冬眠來熬過缺少食物的冬季。市動物園內的棕熊、蛇等,每到冬天園內都為它們備下供暖設備,獸舍內溫暖如春,又有充足的食物,使得這些動物早就沒有了冬眠的習慣,只是食欲稍減,所以大冬天里仍然能夠看到棕熊在獸舍運動場里溜達。
模擬生態環境鱷魚是唯一冬眠動物
市動物園鱷魚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灣鱷,它們是目前園中唯一仍保持冬眠習性的動物。鱷魚所居住的棲瑰館是模擬自然的生態環境,裝有溫控裝置,按照生存環境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控制溫度,到了冬天鱷魚生活的水池溫度會降低,所以使得鱷魚們始終無法改變“怕冷”而冬眠的習慣,保留了冬眠的自然習性。
前幾天津城迎來寒流,池水溫度變低,鱷魚們紛紛出水,在池心小島的枝丫濃密處為自己建造冬眠巢穴,然后酣睡一冬,等到明年3月才“醒”來。70余條大小不一的鱷魚睡在一塊兒,都是一條緊挨一條,臥在那里不動也不吃,與其他季節里鱷魚分散游弋的場面相比,場面顯得更為壯觀。
來源: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