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東部黑冠長臂猿重新在廣西靖西縣邦亮林區被發現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14日宣布,上世紀50年代便被認為在中國滅絕的東部黑冠長臂猿重現廣西靖西縣邦亮林區。
“加上本次發現的17只,目前全球已知的東部黑冠長臂猿最多也只有50只左右,比國寶大熊貓少得多。這次發現肯定會引起國際自然保護組織、生物學界和社會關心野生動物人士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弊灾螀^林業局副局長羅永魁說。
東部黑冠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極度瀕危物種,被國際靈長類專家認為是全球25種最瀕危靈長類之一,曾廣泛分布于越南北部灣至廣西邊境的熱帶地區,由于獵捕和棲息環境的破壞,導致該物種急劇下降。
越南在上世紀60年代起就沒有再發現東部黑冠長臂猿,科學界曾因此認為東部黑冠長臂猿已在地球消失。但科學家于2002年于越南高平縣發現一個種群,約有30多頭。這是在本次考察之前全球已知唯一的種群。
本次科考發現東部黑冠長臂猿,是廣西林業部門與香港嘉道理農場、國際自然保護組織以及國內有關院校、科研機構多年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香港嘉道理農場自2002年起就開始在廣西探尋長臂猿分布的可能性。
今年9月,香港嘉道理農場和自治區林業局合作,組織了由3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考察隊,深入邦亮林區進行科學考察,終于找到了東部黑冠長臂猿的野生種群。
此前,根據訪問群眾和獵人收藏的皮張、骨頭推斷,考察隊專家已推斷出廣西的龍州、大新、靖西和那坡邊境四縣曾有黑冠長臂猿出沒。
考察隊成員、廣西大學動物專家周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本次東部黑冠長臂猿重現廣西,表明廣西靖西縣邦亮林區的森林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本次考察除了發現東部黑冠長臂猿外,專家們還記錄到了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熊猴、黑熊、巨松鼠以及一些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目錄的珍稀鳥類和兩棲爬行動物的蹤跡。
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護邦亮林區東部黑冠長臂猿棲息地,相關部門將采取相應保護措施,把林區列為特別管護區,派專人對林區進行巡護,防止偷獵、盜伐和野外用火,并在周邊村屯開展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
周放說,以往學者將云南、海南和廣西以及越南的黑長臂猿列為一個種(黑長臂猿)。但近年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應把紅河兩岸的黑長臂猿分成兩個不同的種,即云南元江(紅河)以西的西部黑冠長臂猿和紅河以東的東部黑冠長臂猿。
據了解,中國共有6種長臂猿,分布在云南(白眉長臂猿、白掌長臂猿、白頰長臂猿、西部黑冠長臂猿)、廣西(東部黑冠長臂猿)和海南(海南長臂猿)三個熱帶省區。中國所有長臂猿物種都屬瀕危動物,受國家一級保護。
廣西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知有高等植物8354種,有848種陸棲脊椎動物,僅次于云南和四川,居中國第三位,其境內分布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達25種。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