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羌塘地區,被稱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與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共同組成了一個高原特殊的動物群落。調查發現,藏羚羊分布區伴生著許多特有珍貴動物,并產生了一種共生的關系。
“單一的物種永遠難以生存于某一種特定的環境內,這是物種在數萬年進化中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原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院長劉務林研究員說。
劉務林和他的同事們經過18年調查研究完成《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態學研究報告》。近119名科研人員在西藏71萬平方公里的藏羚羊分布區進行考查,研究涉及18個行政縣(區),103個行政鄉。
劉務林說,在這些伴生物中有藏 羚羊的“敵人”:狼、猞猁、棕熊、雪豹等;也有與藏羚羊和平相處的“朋友”:野牦牛、西藏野驢、藏原羚、西藏盤羊等。他介紹,體大色黑,有著披風一般流暢毛發的野牦牛,被譽為羌塘大地上的獸王,能夠與藏羚羊和睦相處。而有黃色、褐色和白色相連的皮毛的西藏野驢,常與藏羚羊同向賽跑;行動敏捷輕快,與藏羚羊一樣膽小的藏原羚,則成了藏羚羊的朋友,經常在同一湖濱或草原上吃草。
但大多數時間藏羚羊要警惕身邊的敵人。如藏羚羊的天敵西藏狼,往往對雌性藏羚羊和弱小的幼藏羚羊形成最大的危害。
劉務林介紹,藏羚羊睡覺時,總是將身體藏匿在土崖下或自己刨出的沙坑里。但它們只是藏住了身體,高仰的長角卻暴露在外,還需不時伸出腦袋,左右觀察,因此常被獵人或天敵發現,招致災難而被殺害。幼藏羚羊只能在土坎下把大腦袋緊緊貼在地面上,盡量將身體平伏于地,憑運氣和身體的保護色來躲避災難
有時高原上的猛禽鷹、雕等也是小藏羚羊最殘忍的殺手,它們會叼食幼藏羚羊。所以,藏羚羊母子如果聽到鷹、雕的鳴叫或者望見猛禽飛來的身影時,就會渾身發抖,立即拔腿逃跑或另尋地方躲藏。而猞猁、棕熊等,沒有能力攻擊成體藏羚羊,但會揀食一些藏羚羊的尸體。
劉務林認為:“藏羚羊與它的天敵是伴生關系,狼群捕獵老弱病殘,保證了藏羚羊種群的健壯和發展;而其他動物揀食藏羚羊的尸體,不至于使疾病在羌塘大地上傳播和蔓延。”
藏羚羊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瀕危動物物種,也是國際貿易公約列入嚴禁貿易附錄一的動物。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