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臨近季秋和孟冬交接時節。大小興安嶺密林邊緣,偶或有野豬閃現,似乎想學人類享受一下來日無多的暖日。假如野豬也會讀報,一定會被黑龍江省林業主管部門獵殺野豬的“狩獵令”嚇出一身“豬汗”!
人拍腦袋,野豬掉腦袋!假如野豬也能開口說話,它們一定會從心底發出詰問——
1問“到底啃多少莊稼?別欺負俺們野豬不識數。”
“給俺定的罪就是啃食了農民的莊稼。君不見,牡丹江、雞西等地上報審批的報告里細數了俺的劣行:某某村被損毀了幾百畝,某某鄉被損毀數千畝,等等。不由人們不生同情和憤懣之心。
“其實,這樣的報損數字人們心知肚明,大多是向國家多要倆兒錢。《野豬“毀莊稼”并不重》的報道講了真話,20多年來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為得到國家補償,植樹數字本來就有虛報——這便導致了好多山頭林間有不少不在冊的‘黑地’存在。這莊稼種在俺們地盤上,想叫俺們不啃也難。還是人類狡猾,俺們啃十棵莊稼,人類當作百棵數。占了俺們家園,還要殺俺們。有些人太不講究了,連俺們豬都不如。”
2問“俺們家族到底有多少‘豬丁’,咋能拍腦袋胡說?”
“據說,林業部門在審批兩地捕殺報告時,有專家估算過俺們在黑龍江的數量大約7到10萬頭。
“唉,專家,叫俺說啥好呢。現如今,一些高度行業壟斷企業或暴利集團想達到什么目的時,時常看到專家為之提供論據論證,倒也極符合程序,卻不知道符合不符合科學和實際。
“《黑龍江晨報》有一篇報道《野豬數量遠未達到開殺程度》,似已對‘專家’的估算做了修正。某地某地才發現幾百頭野豬,等等。俺不會算數,咋加也算不出來10萬頭。還有好笑的,有人滿山頭轉,也沒找到一頭野豬,咋就說俺們數量太多了呢?”
3問“誰給狩獵者發槍?”
“這事說起來挺滑稽。原來林業部門簽發的‘狩獵令’,卻是個沒有槍的狩獵活動。《獵捕野豬其實沒槍》消息一登,俺們野豬都啞然失笑。不是嗎,“禁槍令”是國家公安部頒布并嚴加執行的,橫是像一個省的林業部門不能命令狩獵者違犯國法罷?再者說了,俺們在林地邊緣不懂規矩地小小‘泛濫’一下倒為害不大,若是公安部門為了‘照顧’你們‘狩獵令’允許發槍而造成槍支泛濫,那挨殺的可不僅僅是俺們野豬了……”
4問“萬人簽名保不下俺的命?”
“就在各家媒體刊發那個‘狩獵令’不久,俺也看到省城有人搞萬人簽名活動的消息,一時間俺好像看到了生的希望。
“可是俺知道錯了。有關部門也傳達出某些地方‘群眾’的意見,云‘敢情你們沒有遭受野豬的禍害,損失的是我們,關你們什么事’。而網上亦有如此‘拍磚’者。
“這下俺悲哀的倒不是自己了,是這些‘自顧自過日子’的人。想想他們挺可憐的——難道大熊貓絕跡也不關你們人類的事兒?藏羚羊不再現跡也不關你們的事兒?還有亞馬遜雨林消失、貝加爾湖干涸都不關你們什么事兒?有些事俺想不明白,因為俺是豬腦。都是俺們豬的錯,都是動物的錯!
“俺知道,萬人簽名尚未見某些人有什么動靜。唉,大概‘金口玉牙’者,比俺們豬牙金貴多了,絕非隨意可以更改的。但是再金貴的人,也有怕的時候。要不,對俺們現在咋不說殺了呢?”
5問“誰向俺開第一槍?”
“自打‘狩獵令’下達后,捕殺指標成了香餑餑。俺看到,有的市、地分配到多少多少頭,有的縣分配到多少多少頭。俺們‘豬子豬孫’們莫不悚然相向。就在《萬人簽名叫停獵捕野豬》報道的第二天,就有《雞西部署獵殺野豬活動》見報,又三天后有《牡丹江市獵捕野豬行動啟動》傳來,風聲一天緊似一天。
“俺想好了,槍聲響起之時,便是俺攜老扶幼偷越國境之時。看你那些指標、數量如何兌現。打不到俺們,老百姓向‘專家’要那7到10萬頭的野豬好了。到時上級肯定會兩手一伸‘完不成指標沒關系’,反正有人說話跟放屁差不多。這樣無的放矢的做法,讓俺們豬都不齒。有些人‘令行禁止’,其實是‘逗豬玩兒’。其實,笑話已經出現了。《黑龍江晨報》報道:東寧市《有指標也不殺野豬》、《野豬未泛濫虎林不捕殺》、《牡丹江嚴禁進深山獵捕野豬》。
“槍聲雖遲遲未響,可‘狩獵令’還在。前些天,有媒體說有關部門獵捕野豬活動已悄然叫停,可隨后有關部門予以否認。人的事,反反復復,俺們豬是搞不懂。”
6問“俺究竟罪在何處,請給個說法?”
“俺們群體并非如同一些所謂專家所言7到10萬頭,這一點許多當地百姓已告知了省內諸多主流媒體,就不細掰扯了。俺要說的是,請那些為領導決策‘狩獵令’提供佐證的專家給個說法,俺罪在何處?
“俺承認有些‘豬崽子’們干下偷食莊稼的勾當,可那些田大多是10多年前一些人毀林開荒置辦的私田,現如今反倒說俺動了農民的‘奶酪’,這豈不是‘葫蘆僧判糊涂案’,連‘各打五十大板’的待遇都不給俺,俺不服。
“不是俺有能力呈現出如今‘豬丁興旺’的景象。有一篇報道算得很清楚,俺的價格=國家累計100億元的直接投入+20多年封山育林+20年退耕還林+20多年對農民環保意識教育+每年補償農民因野豬損毀(睜只眼閉只眼的‘水災賬’)的農田損失+森林管護人員辛勤工作+X。
“放眼向山間望去,黑龍江的山綠陰一年濃似一年。各種野生動物也漸漸多了起來。沉寂了多年的山林中,據說有聞虎嘯聲者。這一切,來得容易嗎?許多善良的人們甚而做著會被人稱作‘貪心’的美夢: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俺再來算算眼下的經濟賬。農業專家介紹,以野豬改良家豬培育新的品系,其經濟效益會成倍增長。有老農說,‘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可見以野公豬改良家豬的潛在經濟效益和前景有多么誘人。黑龍江省是‘野豬大省’,可卻不是‘野豬養殖強省’。沒有為精心呵護俺和花巨額代價養育俺的黑龍江人做出貢獻,就這樣稀里糊涂地倒在‘糊里糊涂’的‘狩獵令’下,俺們死不瞑目。”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