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鱷也叫非洲鱷。體長2—6米。成體有暗淡的橫帶紋。前頜齒5,上頜齒13~14,頜齒14~15,總數為64~68。幼體深黃褐色,身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橫帶紋。
尼羅鱷野外分布于非洲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埃及、埃塞俄比亞、赤道幾內亞、加蓬、加納、象牙海岸等地。棲息于湖泊、河流、淡水沼澤和濕地、咸淡水等。為了躲避不利條件如極端溫度,能用挖掘的方式休整其棲息地。成體則能捕食包括羚羊、水牛、河馬幼體等在內的大型脊椎動物。繁殖期為11月—4月。雌性體長2.6米,雄性體長3.1米時達到性成熟。一般9~10齡以上的個體才能開始交配產卵。通常在離水數米的沙質岸上挖掘深度為50厘米的洞穴,雌性在洞穴中產卵40~60枚。孵化期約80~90天。幼體以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昆蟲等為食,也吃小型脊椎動物,如魚、兩棲類和爬行動物等。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