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從網上取下鳥兒 現場取樣后放飛
這遷徙過來的鳥兒,可能帶有傳染病
時間:昨天清晨
地點:福州閩江口
實錄:鱔魚灘濕地上的霧氣還未散去,幾個男子腳步匆匆,他們正在一張捕鳥網旁尋找是否抓到了“獵物”,這可不是捕捉野鳥的違法行為,而是科研人員為保護野生動物進行的一場檢疫行動。
從昨天開始,福建省林業部門將在鱔魚灘、興化灣等區域展開為期一年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抽檢,計劃捕捉1500只野鳥,取樣檢測是否帶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源疫病,盡快建立起我省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預警體系。
省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中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濕地上布下了6張特制的網,能纏住野鳥又保證它們不受傷。
昨天一大早,科研人員開始為捕捉到的野鳥“體檢”。記者見到,他們用棉簽從野鳥的口中沾了點口水,放進試管中密封,并在試管上寫下詳細的取樣數據,再取樣野鳥的糞便,然后放飛。
“取得的樣本將送往省檢疫部門分析。”監測中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抽檢,可以了解鳥群是否帶有疫源疫病等,“這種主動出擊進行監測的方法,可以加快我省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預警體系的完善。”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福建省地處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中途,該遷徙路線是亞太地區重要的一條候鳥遷徙路線,涉及鳥類種類多,數量大,僅鸻鷸類就有約75種500萬只,涉及22個國家,有的還是傳統的畜禽養殖出口基地。因此,福建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
轉自: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