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驅鳥可能導致鳥兒神經錯亂 | |
轉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網 作者:彭嵐蘭 文章來源:北京晨報 | |
噪聲能否讓鳥兒“暴躁”
由于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周邊軌道交通建設和現有機場的各項改造,機場周邊大興土木,原有的環境被改變了。村莊田舍被鋼筋水泥替代,而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車輛、工具發出機械噪聲。鳥兒們不但要與“隆隆”的飛機起降聲音為伴,現在又多了機械作業的施工噪聲。 據了解,英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皇家鳥類保護協會此前曾經出臺一項研究顯示,交通工具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聲,已經嚴重影響了許多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鳥兒,有的在繁殖期顯得性情暴戾,喜歡襲擊人類,有的失去了原本甜美的歌喉,而變得只會發出一些刺耳單調的鳴叫聲了。更糟的是,對于金鶯、畫眉鳥、杜鵑和喜鵲等鳥類而言,鳴叫聲是它們找尋配偶的關鍵工具,噪聲對它們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據李女士回憶,就在她被襲的當天,剛剛有一輛噴灑農藥的車子經過,但是不知道到底是驅鳥藥劑還是其他什么,只是氣味很刺鼻,接著她就遭到了鳥兒的襲擊。 不排除鳥兒“神經錯亂” 為此,記者咨詢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組的相關人士,專家表示,雖然不能確定襲擊路人的鳥兒到底屬于什么種類,但“這不排除機場周邊因為人為干擾,鳥兒神經錯亂,進而行為異常?!? 據介紹,在北京,5至7月間正是鳥兒的繁殖期,本來鳥兒在這個時間段,出于對幼卵的保護等原因性情敏感,而外界的風吹草動就更容易打擾它們,更何況是有計劃地灑藥等人為驅趕。 事實上,在2004年,北京市愛鳥養鳥協會高級工程師王增年等15位專家提出,用大約5年的時間給在首都機場周邊生息的鷺鳥“移民”。他們建議應用協調生物學原理,改造機場周邊的白蠟林,在遠離機場的區域創造另一個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當初專家們看中了北京北部地區的密云水庫水域,打算在周圍栽植大面積白蠟樹,為鷺鳥建“新家”。這一建議剛一出臺,立即引來了反對的聲音,認為人為地干預鳥兒的生活條件,也是對自然規律的違反。搬家的方案不了了之。 一方面,驅鳥弊害是涉及民航安全的大事;另一方面,機場地區的鳥兒因為越來越多的外界干擾,休養生息的環境被人類打擾,防止鳥撞和給鳥安家陷入了令人困惑的兩難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