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農戶對寵物尸體采取深埋處理,但是這種做法對環境有影響,所以并不提倡。
近年來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重大動物疫情,對老百姓的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而溫州作為一個大量輸入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消費城市,當前動物疫病防控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法集中處置,引發了一系列公共衛生問題。
市人大代表、溫州市畜牧局動物檢疫處負責人金大春就曾為建立溫州市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場而四處奔波呼吁。他的《關于盡快建設“溫州市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場”》的議案,因資金與用地的原因,遲遲未能落實。
病死寵物東拋西扔危害“大兮大”
在位于市區獸醫橋邊的寵物醫院里,醫生姜志強正忙著給前來看病的一只金毛狗打吊針,他告訴記者,這一年時間里,他日常除了醫治病狗病貓以外,還多了一項額外的任務。“經常有人將病死或者瀕臨死亡的寵物扔在寵物醫院門口,有時一天下來,都要處理好幾只。對于許多寵物主人來講,他們并不知道如何處理寵物的尸體。”為了妥善處理瀕臨死亡的寵物,姜志強會給它們實施安樂死。然后將寵物尸體集中起來,每天傍晚交給清潔工運走。他嘆息:“本來對于病死的動物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是以現在的條件,根本辦不到。只能叮囑清潔工,如果焚燒時,順便燒一下。”
姜志強說,這些寵物尸體很可能被隨意丟棄在河里、垃圾堆里或者隨意掩埋。
在市區某平面設計公司任職的陳磊飼養的寵物狗不久前也病死,“我們養寵物養久了,就會產生感情,就算它病死了,也會希望有個地方提供服務,可以好好安葬它。”陳磊搖著頭說,“可是在市區根本找不到提供這種服務的場所。”
據統計,今年1~10份,全市的養狗數量總計在21萬只左右。一般農村土狗的生命力稍強,死亡率在5%左右,而城市里養的寵物狗死亡率在10%左右,按此比例推算,每年全市有上萬只狗死亡,但是我們沒有配備相應的無害化寵物處理場,這些死狗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
病死畜禽溜上餐桌市民“慌兮慌”
全市生豬飼養量大約有200多萬頭,家禽3000多萬只,而今年,因為高熱病,導致生豬的病死數量特別多。在飼養過程中,家禽的正常性死亡率為3%~5%左右,而生豬的正常死亡率為1%~2%左右,僅僅是正常范圍內的生豬死亡與家禽死亡數量,就已經非常驚人。今年夏季,因為高熱病疫情,短短兩個月里,我市就有一大批生豬病死。
金大春調查發現,部分農戶會將死豬進行深埋,而有的人索性將死豬扔到附近的河道里,甚至拿回家自己吃或者拿到市場上低價賤賣。今年夏天,瑞安市從鄉鎮河道里打撈上死豬四五百頭,這些高度腐爛的病死豬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
對被深埋的病豬,金大春仍然表示出自己的擔憂,“按規定,死豬必須要深埋在1.5米以下,況且達到了這個深度,也不算無害化處理,死豬腐爛后的滲液對地下水還是會產生影響。但事實上,很多被埋葬的死豬根本達不到這個深度,有些病菌與細菌在土壤里可以長期存在,像鏈球菌病、豬瘟、豬藍耳病、豬丹毒等,未經過高溫殺菌處理,都可以長期存活于土壤中,如果來年再進行翻耕,將對土地造成二次污染。”
有些養殖戶為了減少損失,還低價拋售病死動物。而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收購這些病死豬動物后再加工做成熟食出售。今年9月25日,有關部門在樂清市北白象鎮婁橋村聯合執法時,在某加工點查獲幾個四川人用腐爛霉變的病死豬肉加工香腸與醬油肉,現場查封了740多公斤的病死豬肉,而且這個黑加工點已建立起完善的收購加工一條龍。其收購病死豬的范圍覆蓋永嘉、玉環等周邊地方,再通過溫州農貿市場流入市區的酒店,上了市民的餐桌。
除了本地的生豬以外,每年從外地調運進溫州的生豬數量約為100萬頭,家禽約2000萬只,而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家禽家畜的死亡率也高達1%~2%。金大春感嘆道,“如果政府不提供一個無害化處理場,那么這些死豬與家禽就會出現在垃圾場、河道、田間,甚至改頭換面加工一下,端上市民的餐桌。”
早日解決問題“急兮急”
1998年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這樣規定: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動物尸體不得隨意處置。另外,國家技術監督局實施的《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也對病死的動物尸體作了明確規定。但在我市養犬的相關管理規定中,對于寵物尸體的處理并未作出明確規定,也無相關的懲罰措施。
金大春說:“按照國家動物防疫法規定,無論是病亡的寵物,還是老死的寵物,都必須實施無害化處理,個人或者單位絕不允許有私埋亂葬的行為。如果寵物死后的尸體不進行高溫處理,尸體上的細菌仍然存在,會找新的活體進行細菌傳播。疾病傳播的影響將非常大,每只寵物尸體就可能是一個疾病傳染源。有的寵物患了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有的寵物有弓形蟲病,這種病對小孩生長發育會產生嚴重影響,對孕婦則會造成胎兒畸形或死胎等。對寵物尸體一定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切斷疾病傳染源。”
所謂的無害化處理,主要有這么幾種方式,一種是濕化,就是放在高壓鍋爐內用高壓密封,壓成液體,一些動物油分離出來可以變廢為寶做為工業用油,但是這種方式無法處理炭疽病等病毒,所以患高致病性人畜共患病毒的動物一般采用高溫焚燒,徹底滅菌。
目前,涉及病死動物尸體處理的法律法規有《動物防疫法》、《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食品衛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但相互間沒能很好銜接,執法難以規范,處罰力度較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金大春說,“從源頭上讓病害動物進行集中處理,才能切斷傳染病擴散的源頭。但在土地與資金等問題的困擾下,這個問題一直懸而不解,政府應該重視這個問題,早日解決。”
讓寵物死得其“所”
動物疫病已經成為這幾年的敏感話題了!SARS、禽流感、豬鏈球菌病、狂犬病接連不斷,這些令人們談之色變的傳染病,均與動物密不可分。
也許大家不會忘記,三年前,人們剛剛從SARS的陰影里走出來,不久又籠罩在禽流感的迷霧中;人類剛剛屠殺了身邊傳播SARS病毒的果子貍,亞洲的幾千萬只雞就通過“感冒”爆發了禽流感,給各地帶來了新的麻煩;而去年的豬鏈球菌病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奪去了數十條四川兄弟的生命。更麻煩的要數狂犬病了,這個全世界公認無法可治、病死率達到百分之百的傳染病,已經走到了我們的身邊。由于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不徹底與不規范,以及人們對動物疫病防范上的無知和認識上的冷漠,所造成的悲劇還有可能繼續。
溫州是一個大量輸入動物及其產品的消費城市,并且還飼養著數十萬只寵物,病死動物隨地拋棄現象卻十分突出,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法進行集中處置已成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進而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由政府牽頭建設公益性的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已經刻不容緩。
來源:溫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