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千年不遇暖冬 導致棕熊不能冬眠
2006-12-15

  12月13日,在莫斯科的一個公園里,一頭棕熊由于氣候溫暖而不能冬眠。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氣象局10日發表的氣象資料顯示,莫斯科9日的氣溫達到6.4攝氏度,打破該市67年來的暖冬紀錄。

  專家預測北極冰消 狗熊刺猬不肯冬眠

  今年歐洲的冬天暖和得讓人不敢相信。莫斯科這兩天白天的室外氣溫還有六七攝氏度;德國、奧地利的雪場遲遲不能開放;由于氣溫升高,流行性感冒甚至在歐洲最北端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肆虐;就連愛沙尼亞的熊和英國的刺猬都不肯冬眠。對于全球氣候變暖的恐慌又一次爆發了,12月12日,多國媒體爭相轉載一則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稱到2040年,北極將不再有冰雪!對此,《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有關方面的專家,他們指出,這個說法只是一家之言,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已經越來越不容忽視。它不僅關系到全球的生態平衡、經濟發展,還會對國際政治的走向產生深刻的影響。

  今年歐洲沒有雪

  圣誕節馬上就要來臨,很多人希望可以下雪,迎來一個白色的圣誕節,可是今年冬天整個歐洲就沒有什么寒冷的跡象。在英格蘭,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高達12.6攝氏度,是自1659年以來的最高溫度。英國華威城堡的大型室外滑冰場,本來預定上個星期六開始營業,但冰場的經營者發現無法將水全部凍結,不得不從外地運來15噸冰塊,來保持冰場的低溫。在倫敦街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女孩子穿著時尚的短裙,時不時也會見到健壯的小伙身穿T恤。

  往年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今年也很反常,已經到12月中旬,室外氣溫還是零上好幾度,地上一片雪花都沒有,甚至可以看到大片的綠色草坪。而往年,莫斯科此時早已銀裝素裹,氣溫大多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今年莫斯科下第一場雪是在10月29日,但此后氣溫不是逐步下降,而是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孩子們準備的雪橇、冰鞋、滑雪板至今用不上。俄羅斯女畫家柳德米拉·西多羅娃在同記者聊天時說,莫斯科今年這么暖和,讓人很不習慣。

  上周二,歐洲氣候研究機構的一份調查報告說,阿爾卑斯山地區正經歷著一千三百年來不遇的暖冬。西到法國羅昂谷地,東到匈牙利,北到德國紐倫堡,南到意大利托斯卡納,阿爾卑斯山區各地的氣溫都保持在多年平均氣溫之上。許多滑雪場推遲了開放時間甚至關門謝客,幾十億美元的冬季旅游產業面臨生存危機。就連原定在這個周末于法國瓦勒迪澤舉行的滑雪世界杯也不得不被取消。溫暖的天氣導致病菌活躍,流行性感冒甚至在歐洲北端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肆虐。

  2040年,北極冰消失?

  就在歐洲人對這場暖冬議論紛紛之時,英國《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12月12日報道了一個驚人消息:到2040年,北極將不再有冰!這是由美國宇航局資助的科羅拉多州國家氣候研究中心與兩所美國大學的研究小組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科學家們認為,從目前地球上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產生的影響來看,估計最晚到2040年,北極的夏天將不再有冰雪。許多人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個重大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到那時,在格陵蘭島等沿海地區可能還殘留一些冰,但北極的其余地區將是一片汪洋。美國學者認為,北極冰山的消融在2024年前將維持相對平穩的水平,在2024年之后,冰山將以飛快的速度融化,30—50年之間就會使夏季海冰從整個北極地區消失。

  報告稱,在過去25年中,北極的冰已經減少了大約25%。正如人們已經看到的,北極冰的融化對北極的生物,如北極熊、海豹的生存產生了不利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未來幾十年間,冰的減少將更加嚴重。隨著海冰的融化,海水能夠比冰吸收更多的太陽光,加速升溫,進而導致更多的冰融化。如果格陵蘭島上的冰融化,那么海平面將上升7米左右。

  各國科學家的預測不同

  就這份研究報告,《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張穩副研究員。張穩說:“這種預測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他表示在記者采訪之前,已經看到了這份報告,但還沒有看到報告的具體細節,不知道他們采用的是什么樣的預測模型。他說,任何一份科學研究報告是否可信,關鍵在于細節的準確與否,因此現在還不能確定報告的可信度。據介紹,目前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也在啟動一個研究項目,研究全球變暖對北冰洋氣候和環境的影響。

  英國南極考察隊的隊長拉普雷教授認為,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速度已經是2000年的2倍,這將導致冰消失的速度快速增加。他說美國科學家的結論與最新的衛星觀察結果一致。但他認為,“實際情況可能比研究結果更糟糕”。但是,英國哈得雷中心的氣候科學家瑞得雷對這一研究結果卻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以前的研究顯示,65-75年以后夏季海冰才會完全消失。而其他的模型預測出的結論則更晚,估計要到70-80年以后。

  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黃耀研究員告訴記者,針對北極冰川的融化問題,不同國家的科學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會不一樣。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美國科學家所得出的這個結論,不排除是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外交利益。

  暖冬改變動植物習性

  雖然對北極冰融化的速度存在爭議,但專家一致認為,全球氣候確實在變暖,并且將對地球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的社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國家氣候中心劉洪濱研究員告訴記者,過去100年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0.6攝氏度,全球溫度升高已經成為總的趨勢。他說,全球變暖的表現之一就是強降水、強干旱等某些極端氣候在增加。對農業而言,就會影響農產品的產量。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龐軍博士說:“從整體上看,氣候變暖對我們來說將失大于得。環境和經濟的脆弱性都會增加。”

  在今年歐洲的暖冬中,已經出現了不少反常而令人擔憂的現象。據法國媒體報道,由于氣候變暖,一些動植物的習性已經有所改變,如過去每年秋天從北歐遷徙到法國的候鳥近年來推遲遷徙時間。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10月通常是豪豬和刺猬開始冬眠的日子,直到次年的春天它們才蘇醒。由于今年天氣溫暖,都12月份了,刺猬們還歡蹦亂跳的,不想睡覺。英國刺猬保護協會的休·沃里克說:“人們紛紛打電話來說,今年冬天他們看到了難以進入冬眠的小刺猬如醉漢般地亂跑。”一般豪豬一年產1-2仔,而今年它們的產仔量達到3個。從西伯利亞到愛沙尼亞,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樹林里的熊,它們的洞穴又暖又濕,根本無法冬眠。英格蘭南部的一位生物專家表示,最近他接到很多人求助的電話,說家中發現了很多蜘蛛。溫暖的天氣使得蜘蛛的繁殖大增。在北愛爾蘭,很多樹木還未落葉,大量吸收水分,使得本已嚴重的旱情雪上加霜。

  暖冬影響國際政治

  中國不少地方今年同樣出現暖冬的跡象。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到2030年,氣候變暖將可能使我國的農作物產量下降5%-10%,使我國海平面升高8-15厘米。那時,沿海土地就會受到鹽堿的侵蝕,水資源的分配會受到影響,生物多樣性和食品安全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氣候是全球公共資源。隨著全球變暖,氣候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問題,甚至攸關國家安全。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全球氣候存在變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排放溫室氣體,而不是發展中國家近年經濟發展造成的。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地理問題專家姜春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全球氣候變暖對全世界都是一個威脅。他說,據統計,全球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0%—70%分布在距海岸線不到200公里的范圍內,也就是說,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和經濟最繁華的地區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區。如果因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必然會對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嚴重的影響。

  姜春良還說,暖冬同樣會對國際政治和軍事產生微妙的影響,這將在較長的時間內逐漸體現。比如以前有過一種說法,隨著海平面上漲,馬爾代夫、瑙魯等不少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小國就會遭受滅頂之災。同樣,像距東京1700多公里的“沖之鳥”,本來是僅高出海平面幾十厘米的一堆礁石,日本政府卻為了爭奪海洋專屬經濟區,搞了什么“護岸工程”,如果海平面上漲,日本必定還會不斷加大“造島”的力度;韓國在努力墊高的“蘇巖礁”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南沙地區,有不少暗礁都在海平面以下,隨著氣候變暖,圍繞這些島礁的所有權及隨之帶來的與鄰國的海洋專屬經濟區劃分問題,也可能引發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來源:南方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