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說點題外話,有段時間沒有寫文章了,原因是最近沉迷于一款韓國人開發、中國人代理的網絡游戲--跑跑卡丁車,此游戲還被百度列為06年度網民搜索第二大詞匯,可見其在中國的風靡程度,但是這一款游戲在我看來卻有點歧視中國人的意思,此游戲共分四個級別,分別是初級、L3級、L2級、專業級,每一級別都需要玩家“考試”才能加入游戲,韓國人在中國只開放了初級和L3級這兩個級別,L2級一直沒有允許中國玩家開考(據我所知專業級在韓國也沒有開放,不過這恐怕是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開發專業級別的賽道所致),那意思好象在說,你中國人還不夠級別玩L2,盡管我在游戲中遇到無數高手,也只能無奈地混L3級里。當中國人在亞運賽場上狂撈金牌時,我卻沒有絲毫的快意,再多的金牌也代表不了國民的身體素質,再多的金牌也抵不了中國男足被伊朗球員把球停在球門線上戲耍的恥辱。中國人自以為已經在世界之林中站起來了,可是在外人對待我們的細枝末節上,我們看到的卻是他們一臉的瞧不起狀。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中國人在賽場上的表現似乎是強壯了,可是我知道,我們在頭腦思想上,依然是東亞病夫。
我說的頭腦思想,不是那種斤斤計較,投機取巧的小聰明,象那種“紅心鴨蛋”似的國人杰作,世界人民無不自愧不如。真正的頭腦思想,是開闊的眼界、是長期的戰略,是信念,是追求,不是見利忘義,鼠目寸光,不是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不是先發展再治理的狗屁理論,不是朝令夕改的長官意志,不是冠冕堂皇的形象工程,不是。。。。。。
先不說這么多“不是”了,說多了會給人空泛的感覺,咱們就拿最新的一則消息說一說:據新華社報道:“一個由6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13日遺憾宣布,在經過38天的苦苦搜尋以后,在中國的長江中未發現白鰭豚,比大熊貓數量更為稀少的白鰭豚可能已成為被人類“滅絕”的第一種鯨類動物。”朋友們在這則消息中讀出了什么深意沒有?我反正是看見了里面那帶血的現實,沒有痛心疾首、沒有大聲疾呼,有的只冷漠、輕描淡寫、麻木不仁外加推卸責任,說什么白鰭豚是被“人類”所滅絕,開什么玩笑,明明是咱們中國人滅絕的這一高貴的生靈,有什么臉面把責任往“人類”身上推?!
既然知道白鰭豚是比大熊貓還稀少的中國特有物種,也把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是一紙空文后面真正的保護工作,中國人又做了多少呢?我們可曾有一天停止過在大江大河上的大壩工程?我們可曾有一天停止過往大江大河中排放廢水廢渣?我們可曾有一天停止過在大江大河中的濫捕濫澇?
中國人心中,有幾千年就有的欠債還錢,殺人償命的報復心理,可是他們真正當起滅絕一種生靈的兇手,卻又是那么心安理得,毫無愧意,如果自然界也有法庭,我想站在被告席上的中國人,絕對比日本侵華的甲級戰犯多。何老院士作庥對中國人的點睛之語“誰叫你不幸生在中國”我想今天同樣適用于白鰭豚身上,白鰭豚啊白鰭豚,你想和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中國人爭資源,對不起,你死定了!你們的聰明智慧,拿到中國人面前,純屬白給,你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上天堂之前許愿,下輩子不作中國豚!
附:白鰭豚簡介: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錢名全
白鰭豚俗稱白鰭、白夾、江馬。屬哺乳綱、鯨目、白鰭豚科。它的分布僅局限于長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的長江段為多。
白鰭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它是研究鯨類演化和生物進化的寶貴材料。它有發達的大腦,是一種聰明而有智慧的動物,它有“回聲定位”和聲納等特殊功能。具有流線型的體型,豐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這些結構在仿生學上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白鰭豚體呈紡錘形。吻突極狹長,上頜和下頜幾乎等長,且微上翹。體長為吻長的6倍。體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頸部兩側、耳孔后及鰭肢上方區域有一半圓形的白色寬紋,在肛門上方的尾側有兩道半月形的白色寬紋。
白鰭豚喜在遠離岸邊的江心主流區活動,為疏人性豚類。在行動中有集群習性,常三五成群在江心活動,偶爾也進入湖泊、支流與長江干流匯合處活動。白鰭豚用肺呼吸,每隔一二分鐘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換氣時總是頭先出水,有時會噴出水花,出水呼吸時會發出聲響。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它便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眾稱為“白鰭拜江”。
白鰭豚是肉食性動物,其視覺很差,靠自身發出的超聲波訊號發現食物并突襲式吞食。食性以魚為主,常在淺灘、岔流以及支流匯合處覓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攝食量可占體重的10%~12%。
白鰭豚雌性6齡、雄性4齡可達性成熟。生殖交配期在4月~6月,懷孕期約9個月,至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每年只生1胎,每胎1仔,偶有雙胞胎。剛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長大,并隨群活動。
長江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建成后,使長江生態環境發生了急劇變化。航運業的發展、河道整治、機動船只增加、水質污染、江湖淤塞、使用有害漁具及有害捕撈方法等,嚴重威脅著白鰭豚的種族延續。據實測統計,現長江白鰭豚資源量已不足100頭,遠低于國寶大熊貓。為使白鰭豚在自然界不被滅絕,國家已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動物,并將長江天鵝洲古道和安徽銅陵江段劃為自然保護區,保護和增殖白鰭豚資源,拯救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