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走近2.2億年前的“龍”—翼龍
2006-12-22
翼龍是有史以來繼昆蟲之后,最先飛上天空的動物。它們不是鳥,也不是蝙蝠,屬于爬行類,它們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接近于龍的動物。

畫家根據翼龍化石復原的翼龍飛翔圖

它們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接近于龍的動物

翼龍是有史以來繼昆蟲之后,最先飛上天空的動物。它們不是鳥,也不是蝙蝠,屬于爬行類,它們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接近于龍的動物。2.2億年前的化石顯示,它們有些短尾,有些長尾;有些小如麻雀,有些形如巨獸。它們身上覆蓋著毛發,而且還有頭冠。它們用來捕食的嘴也很奇特。盡管種類繁雜,但它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會飛行。

翼龍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它們能夠長到多大?這些看上去像破傘似的動物,是如何拖著笨重的身體飛上天空的?近日的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將為我們揭開謎團。

翼龍是肉食動物

250年前,第一塊翼龍化石被發現。

我們一直以為,鳥和蝙蝠是僅有的大型飛行動物。但德國索爾恩霍芬附近的一項重大發現推翻了這種說法。大約250年前,一個采石工人發現了奇怪的東西。有些人認為這是某種鴨子。有些認為這是蝙蝠。然而,事實推翻了所有的猜測———這種生物不同于任何已發現的物種。

作出這一判斷的是法國的古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他首先指出這種動物已經絕跡,并第一個準確地為恐龍作了定義。居維葉在化石顎部發現了一小塊骨頭,只有一種動物才有這樣的特征,那就是爬行動物。

像鱷魚這樣冷血、行動遲緩的爬行動物,如何能飛上天空呢?居維葉發現,答案就在翼龍的手上———有一根手指長得特別長。

居維葉說,“我要把這種動物命名為‘翼手龍’,意思是‘手指上的翅膀’”。這是動物學研究史上的一次革命。

居維葉完全靠想象復原出了翼龍在天空中翱翔的樣子。此后的200年里,人們只知道翼龍會飛。直到近年,我們才開始思索翼龍是如何飛行的。

翼龍化石

同鳥和蝙蝠相比,翼龍是如何飛上天空的?

人們往往意識不到,飛行其實是一項非常精密的工作。為了弄清翼龍是如何飛行的,研究人員先來觀察鳥和蝙蝠的翅膀。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凱文·帕迪恩說:“所有的飛行動物都用手骨———也就是手指飛行,只是方法各有不同。”

鳥類沒有第四和第五根手指,它們利用前三根支撐著羽翼。蝙蝠的方法又不一樣:四根手指變長,控制薄膜,拇指則不受約束。

翼龍沒有小指,無名指則延伸得很長。翼龍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那根支撐著整個翅膀的超大手指。那根手指正是關鍵中的關鍵。

只有恒溫動物才能長時間地揮動翅膀,翼龍難道是恒溫的?

帕迪恩說:“要想飛到空中,就必須用翅膀做出多種復雜的動作。只是上下擺動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多次不停地下拍向前、上拉向后等等,不斷重復。”

只有鳥或蝙蝠這樣的恒溫動物,才能長時間地揮動翅膀。這些動物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快,簡直就像8缸汽車發動機。

帕迪恩說:“飛行不僅需要精力,還需要很強的耐力。要安全地待在空中,就最好儲備足夠的能量,否則累得掉下來,可就麻煩了。”

然而,翼龍是爬行動物。所有現存的爬行類都是冷血動物,翼龍難道是恒溫的?有一條線索相當有說服力。有一具翼龍化石不只有翅膀,還有絨毛覆蓋在身體上。這是近年在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發現的化石,它是個大塊頭。只有恒溫動物才需要絨毛來保持體溫。

芝加哥大學保羅·塞里諾說:“它們消耗大量的能量,也能在必要的時候產生最大的爆發力,這種大量燃燒能源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有鳥類的身體結構。或許翼龍摸起來很溫暖吧。總之,和現存的爬行動物相比,翼龍絕對有它特別的地方。”

當考古學家第一次見到翼龍的化石時,他們相當驚訝,這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遠古的腳印證據證明翼龍的飛行技術堪稱一流。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戴維·昂溫說:“翼龍統治天空1.5億年,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翼龍是先入為主,率先飛上了天。鳥類出現之前,翼龍獨霸天空7千萬年。翼龍遍布全球各地,而且進化出了許多不同的外貌。

翼龍每次低飛掠過水面時,都有可能被水中的猛獸扯下來。為躲避厄運,翼龍不但會飛,而且技藝嫻熟,即便在低空也是如此。有證據顯示,翼龍的飛行技術堪稱一流。這個證據并不是新的翅膀化石,而是保留在巖石中的遠古足跡。

很少有人會相信翼龍善于飛行,它那笨拙的身體似乎能滑翔就已經不錯了。但在法國圖盧茲附近出土的新證據推翻了這一觀點。兩名學者正在檢驗最罕見的翼龍化石,這個化石不是骨骼,而是……腳印。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凱文·帕迪恩說:“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這是第一個得到學術界公認的、發現翼龍足跡的地點。”

所謂“內行看門道”,一組足跡在專家的眼中就像一系列的照片。這是惟一有關翼龍著陸的證據,從飛行動物著陸的方法,就可以看出它控制飛行的能力。

完整的化石

專家發現,翼龍依靠結構復雜的翅膀控制飛行。

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出土,人們比當年更了解翼龍的身體構造。按照翼龍化石提供的線索,翼龍翅膀內有五個關節控制飛行。

斯坦福大學瑪格·格里森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出土,我們比當年更了解翼龍了,尤其是翼龍的身體構造。以翼龍的頭部為例,化石顯示翼龍飛行時頭向下壓,頭向下壓更難控制飛行,然而這就是翼龍真正的飛法。”

一項研究指出,翼龍的大腦一秒可發出數次指令,對翅膀進行精確微調。在最近的一項重要研究中,翼龍的顱部X光片上出現了模糊的大腦圖像。翼龍有很大的平衡器官,可以測量各個方向上的偏航、轉向的微小變化。

大腦還可以幫助翼龍的眼睛在迅速轉向的過程中保持穩定,這是捕食的關鍵。要控制飛行,還需要通過翅膀,以及拉緊薄膜的前肢與腿部來獲得信息。

來源:新星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