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科學史上最著名的10只超級猴子
2006-12-25

不論是黑猩猩還是大猩猩或者別的什么靈長類動物,我們暫且統稱為它們“猴子”。

這十只猴子的經歷讓他們成為了科學界的名人,如果把它們的故事寫出來,那將是一本厚厚的著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給科學界做出杰出貢獻的明星猴子們。

一、Baker和Able

在1959年,科學家為了測試在太空中會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將這兩只猴子Baker(松鼠猴)和Able(獼猴)放入AM-18號火箭升入了太空。這個記錄比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第一次升空的時間還要早2年。

二、David Greybeard

 

在以前,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理論:人類比其它動物聰明的多,因為人類可以制造工具而動物不能。直到現在很多人還在延用這個論斷。

到了1960年,著名動物學家Jane Goodall在坦桑尼亞研究黑猩猩時發現,一只雄性黑猩猩使用自制的“釣竿”捕捉白蟻吃。她把這只黑猩猩命名為“David Greybeard”,然后研究它和它所處黑猩猩群的行為,最后發現,黑猩猩們都使用這種自制的工具來捉白蟻,它們把一段樹枝的葉子摘掉,把皮剝掉,然后伸到白蟻巢中捕捉白蟻。

了解到這件事后,著名的人類學家Louis Louis說道:看來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工具”“人類”這些名詞了。

三、Oliver

跟這只禿頭猩猩比起來,那些只是會用樹枝吃白蟻的黑猩猩就不值一提了。它可以自己自己調酒,喜歡用雙腿走路,“方便”時使用廁所,酷愛看電視

在1975年,一位曼哈頓的律師把它帶給科學家去研究,最終發現它有47條染色體(人類46條,黑猩猩48條),介于人類和黑猩猩之間。在當時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但是到了1996年,科學家重新檢測了它的DNA,發現它的染色體其實是48條,跟黑猩猩無異。盡管如此,以它的智力來說,仍然稱得上是黑猩猩中的“愛因斯坦”。

四、Hellion

在1977年,教育心理學家Mary Joan Willard開始了一個特殊的訓練:讓一種叫做capuchin的樹猴學會如何照顧那些殘疾人。兩年后,一只名叫“Hellion”的小猴子就可以幫助一名殘疾患者Robert Foster打理日常的生活了。這只小猴子的工作包括幫助Foster吃飯,整理頭發,鎖門,開關音響,使用吸塵器打掃房間等等。

現在,美國的波士頓有一家專門的訓練中心,以Hellion為榜樣,訓練猴子們成為殘疾人的助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3只猴子被訓練成功,成為殘疾人生活的好幫手。

五、Nim

自從黑猩猩可以自己制造并使用工具的事實被發現后,科學家就想要重新為“人類”和“動物”劃定一個界限。這次,他們想要用“語言表達”來區分人類和動物,認為人類是唯一可以使用語言符號的動物。

而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一些動物學家則嘗試教會一只叫做“Nim”的黑猩猩學會人類的肢體語言。但是最后失敗了,由于它的單向思維方式,它只學會了幾個簡單的表達:“給”、“桔子”、“我”、“吃”等等。

但是它也沒有讓訓練者失敗,它最終成為了一名藝術家,并完成了許多幅繪畫作品。這些畫到現在的賣價為2.5萬美元。

六、Koko

1972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Francine Patterson開始訓練一只叫做“Koko”的雌性大猩猩學期人類的肢體語言。僅僅過了幾個星期,Koko已經學會了如何正確的用動作告訴大家:它想吃東西或者喝水。

于是,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只會“說話”的大猩猩,并且最終學會了超過1000種肢體語言,甚至能聽懂大約2000句英語。

七、Kanzi


上世紀80年代,喬治亞州立大學開始教一黑猩猩“Matata”學習說人類的語言,但是幾年后,這個努力宣告失敗。但是,當Matata的兒子“Kanzi”出生后,事情有了改觀:這個小家伙最終明白了四個單詞的意思并學會了它們的發音(banana,juice,grapes,yes)。

現在,它已經明白了2000到3000個英語單詞的含義,甚至能夠通過互聯網和心理學家Sue Savage-Rumbaugh進行交流,當然了,使用的鍵盤是為它特制的。

八、Indah和Azy

這一對兄妹在史密森研究院的展覽中,向人們展示了它們的“超猴”的智慧。

其中,Indah學會拼接一些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愿,比如“open bag”。它還可以進行1、2、3這三個數字的簡單數學運算。

而它的哥哥Azy也學得很快,從剛開始的選擇一大碗葡萄吃,到后來的學會選擇一小碗葡萄吃,因為它知道那樣會帶給它更多的獎勵。

九、Tetra2

這只小猴子名叫“Tetra2”,它不會說話,不懂肢體語言,不會制造工具,也不懂數學,但是他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它是一只克隆猴。

1999年,美國俄勒岡州一家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使用雙細胞克隆出這只小猴子。它的成功讓我們不禁會想:猴子都克隆成功了,人類的克隆會有多遠?

十、Brachiator III

這是一只機器猿,模仿長臂猿的骨架結構制作。它的每一個關節都可以活動,這讓它活動起來像是真的長臂猿一樣。

它還具有一個令人吃驚的復雜的計算機大腦,可以讓它自己決定去做什么動作,還有到哪里去做。它還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如果它的一個動作使它從單杠中掉下來,它會改進自己的動作,并重新嘗試去做。

每當看到這種高科技的機器人出現,總是喜憂參半:這些智能機器人有可能在將來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但是會不會有終極機器人出現,想要毀滅人類,就想《機械公敵》的超級計算機一樣?

2006-12-21 16:43:09 來源: 網易探索(廣州)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