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洲鬣蜥
北京動物園一個月救助5只國際保護爬行動物,珍稀級別最低都達到國家一類———
本報記者報道 昨日,記者從北京動物園得到消息,本月,動物園不斷接到市民電話,連續救助了5只“另類寵物”,其中還包括一只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動物美洲鬣蜥。和原來經常救助的放生蛇和餐館逃生蛇不同,這5只救助動物中珍稀級別最低的都達到了國家一類。
最近,動物園接到市民電話及時救助眼鏡蛇1條、棕黑錦蛇1條、美洲鬣蜥1只,美洲鬣蜥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動物。動物園還救助了緬甸雙帶蟒1條,此種動物是屬于國際保護野生動植物種公約附錄Ⅰ中的物種。18日動物園又及時救護了黑尾蟒1條,此種動物是國際保護野生動植物種公約附錄Ⅱ內的保護動物。
據介紹,對于動物園救回來的蛇等爬行動物,爬行館先會把它們集中隔離一段時間,通過觀察看看身體狀況、有無疾病等等,如果發現染病,動物園會請獸醫馬上給它們治療。目前,救回來的蛇和蜥蜴的情況都不錯。
對于冬天還有抓蛇警報,并且都是珍稀動物的原因,工作人員推測,飼養另類寵物是部分人追求時尚另類的表現。蜥蜴、變色龍、蛇、烏龜、老鼠等另類寵物都有人飼養。但是,像蛇、蜥蜴等寵物不可能有貓狗一樣的智商、會和人交流,體形又很容易長到非常龐大。到了冬季,不少爬行動物不吃不喝不動,因此,被“放生”的概率要高很多。
飼養員提醒,另類寵物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傳染皮膚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很高。這些另類寵物除了大多數有毒外,體內還攜帶病菌和寄生蟲,很有可能使飼養者傳染皮膚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極不適宜當寵物飼養。比如,近年來陸續有新生嬰兒患“綜合性肝炎”,其直接原因就是其家長或家族成員曾養過一些不屬于寵物的野生動物,因為這種綜合征一般來源于鼠類和爬蟲類的寵物。
專家建議,如果要喂養一些不是北京本地或是北方地區產的外來物種時,一定要注意其逃逸走失后對本地物種造成的影響,因為外來物種若成功生存將造成對本地物種的入侵,從而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市民一旦發現這樣的動物被丟棄,最好及時送到動物園、野生動物園或是野生動物保護站等進行救助。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