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寵物狗遇人亂叫、撲人等壞習慣,無錫近日出現一所"狗校",推出專門的寵物狗培訓項目,然而動輒一個月3000元的學費引起了市民廣泛議論。有人說,花幾千元如果能讓寵物狗養成好的習慣是值得的。然而,還有部分人說,讓狗學禮儀固然是好,但花這么大的成本,太奢侈,一般工薪階層根本承受不起。(據12月28日《新京報》)
把"寶貝"送進學校接受"教育","主人"應支付3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學習費用。這筆昂貴的費用,雖然有一些人支付不起,但還是有一些人依然將"寶貝"送入該"學校"進行"教育",目前該校已招收了10余位"學生"。這些"寶貝"正在享受著"貴族教育"滋味。然而,3000元,也許在這些"主人"的眼里,不過是滄海之一粟,不過是少搓兩盤麻將的賭本,把"寶貝"送進"學校", 3000元就能夠讓其馴順,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然而,依筆者看來,3000元,還未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費之前,相當于貧困山區的一個孩子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相當于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在全社會廣泛爭論學費殺人事件屢屢發生的今天,一個"犬校"的學費竟然達到3000元,與此相比,高校收費又稱得上什么呢?據調查發現,在貧困山區,還未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費之前,從小學到中學,學費大概是50——200元/學期之間,雖然只是200元,但對很多貧困家庭來說,即是250千克玉米,相當于一個人一年半的生活口糧。由于很多家庭支付不起這筆費用,一些貧困戶的孩子因此而痛失了上學的機會。雖然目前受到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孩子上學免收學費,但貧困學生一旦考上了大學,更多的不是即將進入大學的欣喜,而是四處借款交納學費的尷尬。
一面是人們將狗送入收費不菲的"犬校",一面是貧困大學生上不起大學的憂愁,可見,社會何其不公平?難道貧困的"娃"還不如富貴的"犬"?說句心里話,一個貧困娃娃的生活條件有時真不如一個富人的犬。富人喂一條犬,不僅要給它提供"有質量的生活"保證,諸如魚肉雞鴨之類的昂貴消費品,而且還需要到有關部門登記注冊,注射防傳染病的疫苗。不僅需要服用打蟲藥,殺滅身體寄生蟲,而且還得定期做血液、糞便的檢查。倘若犬只生病后還要到動物診所治療,給洗澡要用專門的動物香波。這樣的生活條件,豈是一個貧困的孩子能夠享受到的?而如今,一些地區又推出了"犬校",收費高得驚人,這筆費用足以供一個貧困大學上學了。
依筆者之見,很多人之所以喜歡喂犬,不外乎有以下原因:第一,派遣寂寞,都市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內心孤獨,有一條小犬在身邊相當于有個小孩子陪伴,平時可以逗逗小犬打發時間。第二,看家護院。第三,喂一條名貴犬,逢人便夸耀之,炫富。從送犬進學校接受"教育" 推之,派遣寂寞與炫富的可能性比較大。不管"主人"懷揣何種目的,在筆者看來都是不夠理智的,況且,由于空間環境的限制,喂犬一般是不提倡的。因此,筆者建議,富人與其把時間和財富花在犬只"教育"的身上,還不如把眼光放得更長遠點,對口扶持貧困山區的貧困學生,讓他們知道社會的溫暖,讓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來,豈不是更快樂嗎?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