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潛鴨現身東湖11月30日下午,成都市東湖微波蕩漾,忽然,一只小小的水鳥從水底倏地躥上湖面,“鴨子!”有游客驚叫。“是白眼潛鴨!很珍稀的鳥類呀,啊,還是一對!”一旁的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也跟著驚呼起來。
沈尤說,這種水禽在全世界都比較稀少,對棲息環境的要求相當高。
不一會,沈尤和一名觀鳥愛好者又在湖邊發現一只白腰草鷸,還找到一只色彩鮮艷的翠鳥,10只鳴聲婉轉的八哥,數十只白鷺、麻雀等野鳥。“近半個月來,我還在浣花溪公園發現了一只白胸苦惡鳥、一只領雀嘴鵯,在百花潭發現了領鵂鹠……這些都是對生態環境要求很高的鳥類,現在居然出現在成都市區。”沈尤稱,這說明成都市加強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后,城市生態環境有了極大改善,生態功能逐步體現出來了。
查處1343件環境違法案今年以來,我省環保工作繼續突出以飲水安全和岷江、沱江、嘉陵江“三江”流域治理為重點的水污染防治;以降低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排放總量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以推進城市環境質量全面達標為重點的城市環境保護;以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的農村環境保護。
目前,對139家重點工業污染企業的限期治理已全部完成,由此我省可削減化學需氧量3.95萬噸/年,氨氮274.8噸/年,二氧化硫2.35萬噸/年,煙塵9.14萬噸/年,粉塵8.35萬噸/年。
今年,省政府拿出578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環保能力建設,在岷江、沱江、嘉陵江及阿壩、涼山、甘孜配置了7套流動應急監測系統。全省共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343件,清理出違法建設項目481個,其中叫停228個,處罰款63個,采取其他行政措施190個,有力打擊了建設項目中的違法行為,規范了建設項目管理。
百姓聲音
別讓污染企業進鄉村
劉興芳(自貢市自流井區高峰鄉高峰村農民):有一些企業“躲”進鄉村排放廢氣廢水,既危害鄉親們的健康又影響生產,希望加大對這些企業的執法和監控,讓污染無處可藏。
何其海(蒲江縣朝陽湖鎮石象村農民):依托好的環境,我們一家人可做點生意賺錢,希望周圍的村民和我們一樣,自覺愛護環境,抵制破壞環境的行為。
陳小松(遂寧市船山區居民):城市一些角落仍存在臟亂差情況,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垃圾分類、雨污分流等工作的投入,真正為市民營造清潔、環保的環境。
連線政府
明年加大環保投入
有關部門表示,明年是我省生態省建設的實施年,各地各部門將按照規劃突出重點,加大對環保的投入。具體包括以下舉措———繼續對200家重點工業污染源進行掛牌限期整治,并新增50個規模化養殖場整治。
投入4000萬元,完善“三江”流域和其他重要流域水質斷面自動監測站的建設。
投入3500萬元,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大氣自動監測站。
啟動安全飲水行動,在全省3709個飲用水源保護區進行安全巡查,對縣城以上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加強監測。
來源: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