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暨豚-地球上最罕見的哺乳動物種類之一,很有可能在長江中滅絕了,瑞士動物學家August Pfluger和他的合作伙伴在為期6周對3300公里段長江的考察過程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的蹤跡。
對魚類的過份捕撈、長江上越來越多的船只運行,破壞了白暨豚的生存環境,使這種稀有的古老淡水豚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
2006年12月13日,由瑞士人August Pfluger發起的長江考察結束,然而結果令人失望:考察團在為期6周的航行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August Pfluger說:“就算是還有一、兩只白暨豚得以幸存,我們也不認為它們還有生存的可能。”
“我們來得太晚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悲劇,我們失去了一種罕見的動物種類。”白暨豚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哺乳動物。
70年代還有數百只白暨豚
20世紀70年代后期,長江中還生活著數百只白暨豚。而1997年白暨豚則只被見到過13次。
2005年有人最后一次見到過一只白暨豚。2002年最后一只被豢養的白暨豚死亡。
瑞士白暨豚基金會
2004年由瑞士發起并由August Pfluger參與組建的白暨豚基金會(Baiji.org)成立。
它擁有一個專家合作網,如武漢水水生物學院中的淡水專家、還有其他國家的項目管理和通訊聯絡專家。
他們的目的在于喚起社會的關注、給以經濟資助、傳播保護這類動物生存的知識。
挽救計劃為時已晚
中國雖然為白暨豚設置了一個白暨豚半自然保護區,但是他們卻找不到可以在這里施加“保護”的白暨豚。
Pfluger說:“中國的戰略不錯,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幫助他們付諸于行動。”這位白暨豚基金會會長多年來一直都在為挽救白暨豚而做著不懈的努力。
他和來自其他6個國家的合作伙伴在武漢結束了他們的考察。2006年11月6日,他們也是在這里開始了他們充滿希望的航程。
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的專家們分兩只船,在望遠鏡和水底麥克風的幫助下尋找白暨豚的蹤跡。
這次考察是由白暨豚基金會和武漢水生生物學院共同發起。瑞方的項目合作伙伴是發展與合作組織(DEZA)和瑞士通用公證行(SGS Société Générale de Surveillance)。
恒河和亞馬遜河中的類似豚類
在恒河和亞馬遜河中還生活著類似的豚類,但是那里的這類稀有動物也面臨著生存的威脅。
幾年前恒河和亞馬遜河中的淡水豚被與白暨豚歸為同類豚類。但是今天人們知道,之所以將它們歸為同類,不是因為它們屬于同一家族,而是因為它們對河流環境的順應同出一轍。
這些豚類都受到河水污染、對魚類的過量捕撈、非法的捕撈方式的危脅,很多情況下,它們還會被機動船的螺輪打傷。
將近2000萬年的古老動物
另外,水壩也破壞了白暨豚的生活空間。長江三峽大壩分割了白暨豚的生活區域,使白暨豚在劫難逃。
這種視力幾乎為零的淡水豚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2000萬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豚類。白暨豚的滅絕,對于專家們來說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河流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前途未卜。
來源:i do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