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天子峪村十幾名村民將一頭野豬制服
4年前,一頭野豬竄至長沙市天心區下碧湘街,在咬傷一人后,被趕來的特警開槍擊斃。
在長沙縣跳馬鄉新田村,從今年中秋節開始至現在,野豬大面積地禍害莊稼。越來越厲害的“豬患”,改變著村民世世代代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無獨有偶,近日,安徽十萬野豬“越軌下山”破壞生態平衡以致傷人、毀田事件頻發,安徽為此成立專業狩獵隊,“人豬大戰”一觸即發。
野豬竄出山林侵擾附近村民,有許多自然的原因。一些生物學專家指出,全國多個省份出現野豬成災,并不完全是“生態環境好轉的象征”,野豬原始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生態鏈斷裂,才是“野豬入侵”的真正原因。
“村里十幾畝綠油油的青菜地,就這樣被野豬糟蹋了。”在長沙縣跳馬鄉新田村,兩天前的晚上,野豬再次光顧農婦文敏君菜園里。許多村民無奈地說,野豬啃莊稼、啃菜園子甚至咬家畜的事情時有發生,可野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村民沒有辦法對付。
“野豬成患”頻繁擾民
12月25日,圣誕夜。距長沙市十多公里的長沙縣跳馬鄉新田村村民卻生活在一種莫名的恐懼之中。
最近,每天早上一起床,他們就能聽到田地、菜地被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栽的韭菜,一夜之間,全毀了!”一劉姓村民說。到底是什么毀了莊稼地?
新田村村民決定弄個明白。由于每次農田被毀,都發生在午夜時分,于是村民們開始連夜蹲守。
“作惡元兇”露面了:在田地里,一只母野豬帶著兩個崽子,在啃食紅薯。劉姓村民說:“這是野豬留下來的腳印,密密麻麻的,腳印從這里筆直過來,把田基給毀了。起碼有兩百多斤。”
隨后,其他村民也在各地被毀田地附近,發現了野豬活動的痕跡。
新田村村長彭長根介紹,村里的菜園已被野豬連續毀壞了六次。幾天前才補種的小蔥,這次又被毀了。一到晚上,可以看到成群的野豬跑,它們吃莊稼,“像翻土機”,連空地都會用鼻子拱得翻過來,它們甚至把埋在土里面的種子和往年遺留在土里的糧食都能全部吃光,這里基本上成了荒地。”
在新田村口,一名中年婦女說,早就聽說野豬咬死過山上的羊,可那是4公里外南塘坡山腳下發生的事。隨后記者走訪調查,了解到新田村有南塘灣、香浦園、紅芙等5個村民小組,均遭受到野豬的侵害。
民警帶槍獵豬無功而返
面對這些不速之客的入侵,新田村村民為保護農田,與野豬展開了一場較量。
“中秋節前后,野豬出現的次數最為頻繁。”熟悉野豬習性的彭長根說,稻子成熟的時候,靠著南塘坡的水田經野豬拱一圈之后,水稻的收成會大量減產。
“你看看,這塊地一片狼藉,就是剛被野豬‘光顧’過的。”指著被糟蹋的莊稼地,村民張松云說,“這年頭,野豬變得越來越猖獗了,再不組織狩獵,今后,我們都不敢在這里種植莊稼了。”
村民們在通往菜園的下山口堵上障礙物,用各式各樣的釘耙子擺在山路間,但這些鋒利的障礙物,依然沒能阻擋住野豬下山進犯的步伐。
封路不成,村民們集中了村里的狗,上山獵捕。結果野豬把一只土狗的腿都咬成了兩截。此后,村里的土狗一見野豬,就躲在村口大氣不敢喘,它們被野豬嚇得夠嗆。
新田村村民與野豬的較量持續了半個多月。村民們阻止野豬毀壞農田的行動,均以失敗告終。新田村村支書張新建向記者介紹,這兩天長沙縣公安局也派了三四個民警,帶著沖鋒槍試圖獵豬,但幾次都是無功而返。
生物鏈斷裂引發豬患
“深山茂林里的野豬找不到食物,就開始到附近村莊覓食。”在談到野豬頻繁擾民的原因,許多村民將責任歸咎于天冷。
但村民老劉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老虎和豹子都是野豬的天敵,“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岳麓山上還有華南虎呢。”
張新建說,以柴草為傳統燃料的生活方式被液化氣、電器所替代,使當地生態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可沒想到,隨著山林變得茂盛起來,山上的野豬也肥了。
“南塘坡山嶺地勢比較高,森林也十分茂盛,野豬就是從這座山上竄下來的,彭長根分析說。張新建也認為,沿著南塘坡一帶,由于常年光照偏少,水稻產量較平原地帶要低,而這些稻田也往往是最先遭到野豬的侵入,因此,許多村民甚至不愿意在這里種植水稻。
野豬竄出山林侵擾附近的村民,有許多自然的原因。林業專家分析,近年來森林植被迅速恢復,給野豬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生存環境,加上沒有自然的天敵,人為地減少捕獵,造成了今天野豬的泛濫。
彭長根介紹,野豬的繁殖能力極強,一頭母豬平均每年能產兩三窩,一次下崽一般在8至12頭,而小野豬生長兩年后,即會長成150斤左右的大野豬。沒有了天敵,甚至連食物的競爭者都沒有了,“沒有天敵遏制,增長當然快了”。
另外,山林開發也把野豬從深山茂林中逼了出來,使得這一塊山區的野豬數量急劇增加。
以至于,有許多生物學專家指出,野豬在城市郊區出現,并不完全是“生態環境好轉的象征”,野豬原始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生態鏈斷裂,才是“野豬入侵”的真正原因。另外根據生物學特性,野豬的繁衍速度比較快,但它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和它的天敵貓科動物的種群發展速度卻很慢。所以,目前在野豬數量較多,其它物種相對較少的情況下,發生野豬下山毀壞莊稼、傷人事件越來越多。
屢戰屢敗后,村民們找到當地林業部門,希望他們驅逐野豬,保證農田生產。但是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們,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野豬屬于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只能在國家規定的狩獵區內捕殺。距離長沙市區僅有十多公里的跳馬鄉,并不是狩獵區。
私人獵殺遭反對
目前,村里沒人敢來捕獵,也沒有人擁有捕獵的土槍,再說,打野豬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張松云告訴記者,真要對野豬大開殺戒,又會遇到許多法律上的問題。
新田村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好獵手,捕殺野豬。“如果可以成立狩獵隊,至少對當地山民的情緒是一種安慰。”一村民說。
新田村沒有“好把式”,由于獵豬非常危險,3年前,他們就聽說瀏陽官渡鎮松江村村民李天保在獵豬過程中,由于手中的獵槍突然啞火,壯碩的野豬發瘋般撕扯了李的下身、手臂、臀部,此事令村民們也心有余悸。
更為傳奇的是,4年前,一頭野豬竟然竄至長沙市天心區下碧湘街,在咬傷一人后,被趕來的特警開槍擊斃。說起沖進下碧湘街的野豬,當地居民李云華的腳上布滿了血淋淋的傷痕。
2年前,為了對付成群的野豬,有幾名從湘潭過來的獵手,用自制的土槍捕殺野豬,一度改善了豬患。但現在,村民準備再次成立私獵隊的想法,遭到了村干部的反對。因為,公安部門在加強槍支管理時,特別關照了獵槍的沒收,私藏獵槍也成為違法行為。
獵手的槍支被收繳,村民很難對付野豬。村民們說,如果不打,野豬早晚會把我們的田地都破壞掉,還有可能傷人。“現在全村人都認為,野豬是非殺不可的。”
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有關人士介紹,野豬在我省屬于省級重點保護動物。但野豬并不意味著一律不得獵捕,關鍵是要依法獵捕。涉及省級重點保護動物的,須經市級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準。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獸類專家陳衛教授也表示,“如果野豬的數量確實超過了當地環境的承載能力,是可以進行捕殺的。但是捕殺的前提是進行科學的調研,確定在什么地區捕殺多少野豬,防止變成濫殺。”
[小知識]
野豬在我國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2年前,我國即明確禁止獵殺野豬,12年后,包括安徽、河南、浙江、黑龍江等全國各地都傳來了野豬肆虐的消息。專家估計,現在全國的野豬數量已經可以百萬計。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