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是一個文物大省,目前僅國家級保護文物單位就有36個。這36個國寶級文物,有的保護得較好,有的則存在一定問題。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文物保護與利用的辨證關系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些“國?!爆F狀如何,本報特派記者前去探訪,從今日起推出“國保探訪”系列報道。
晨報巢湖專電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縣猿人遺址因為被寫進了教科書,聲名顯赫,然而其保護現狀則和其重要性極不相符。昨天下午,記者在遺址現場看到的景象,讓人不得不為這一國寶擔憂。這一遺址位于和縣善厚鄉汪家山北坡。1980年11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和安徽省考古所在這里發現一具我國最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化石——這一化石被專家稱為“科學上的珍貴”。它填補了我省舊石器時代的空白。經專家鑒定,頭蓋骨化石為20歲左右的男性猿人,距今約30萬年,定名為“和縣猿人”。在此之前,普遍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唯一搖籃?!昂涂h猿人”的發現,說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茖W家推斷,和縣猿人的時代不會比北京猿人的時代晚,至少說是同時,甚至有可能和藍田人相當。1988年1月,國務院批準將“和縣猿人”遺址龍潭洞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事隔多年,遺址現在保護情況怎樣?昨天本報記者走進了這一位于大山中的遺址。遠遠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塊荒崗野地(見圖)??拷螅浾呖吹竭z址僅僅采取了簡單的保護措施,只在上方用一堵不足40厘米的小石墻圈了半圈,據說是用來擋水的。由于沒有圍墻,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現在不時有小孩子跑到這里玩耍,對遺址造成了一定破壞。記者看到,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遺址處的泥土松散,巖石粉化現象嚴重?!扒?,這是前天一群孩子來這里掏出來的印跡?!睒I余負責看護的老石指著一處新鮮的痕跡痛心地說。該縣文管所負責人介紹說,和縣境內共有2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而縣文管所現有人員只有5人,加上財力匱乏,一下子照管不過來,所以遺址現在沒有專門看守人員,只是從附近的村莊臨時請了個60多歲的老頭業余看護。這位負責人還透露說,為了保護遺址上級文物部門曾撥出30多萬元的專款,但真正用于保護的卻微乎其微。
(靳生 李遠波/文 劉兵生/攝)
![]() 祖先遺址今成荒崗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