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泰國西部的紅樹林中,一名捕魚的村民在收網時吃驚地發現,他竟然捕到一只巨龜。經鑒定,這是一種在泰國野外失去蹤影20多年的珍稀龜類。
當時,村民意識到這是個非同尋常的發現,立即與駐泰國沿海省攀牙灣省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泰國海洋和海岸資源部門的專家聯系。該地離泰國首都曼谷大約800公里。
“在泰國、柬埔寨、越南和馬來西亞,該物種均被劃為極度瀕危(CR)等級。”WWF-泰國淡水生物學家卡瓦里特·維德亞(Chavalit Vidthayanon)博士說,“過去,村民們為了獲取這種龜的卵、肉和殼,每年都要捕捉成千只這種龜。”
現在,紅樹林龜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面臨野外滅絕的危險,特別是在泰國。捕捉、偷龜蛋、棲息地及筑巢海灘的喪失等,是該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另外,被誤捕入漁網也是該物種面臨的一個威脅。
村民發現的雌性龜體重28公斤,身長50多厘米。人們猜想,這只龜是去海灘筑巢繁殖時被捕到的。
“該雌性龜非常幸運,沒有被吃掉,也沒有被賣給野生生物貿易商。”維德亞博士說,“我們建議將這只龜交給漁業部的有關機構照料并撫育后代,這樣她的子女才能被放歸自然。”
WWF-泰國計劃對發現這只龜的湄空河(Klong Tum)上游開展保護項目,并對這種稀有龜類開展研究。
“曾經一度被認為在泰國已經滅絕的紅樹林龜類的發現,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WWF-泰國海洋和海岸資源部門負責人頌伯·締伯亞(Songpol Tippayawong)說,“這表明發現這只龜的自然生境,其生物多樣性資源仍然很豐富,應該受到保護。”
紅樹林龜類——巴達庫爾龜(Batagur baska)是亞洲體型最大的淡水龜類之一。它們生活在安達曼海岸的支流及河口,從孟加拉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直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以及南中國海、泰國海灣、柬埔寨和越南,都有分布。這種龜以紅樹及其他沿海樹種的種子為食。有些體型較小的龜也捕食蝦和螃蟹。
紅樹林龜類腦袋小,嘴上翻,腳有蹼,具4個爪,身體和殼呈棕黑色,腹部顏色稍淺。每年年底,亦即11月至次年1月,是紅樹林龜的產卵期。在產卵期,雌性紅樹林龜會逆流而上,把卵產在不受干擾的沙丘和沙灘上。雌性龜將卵產到2個~3個穴中,大約可產卵20枚。卵的孵化大約需要2個月。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