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極地海洋生物白鯨做手術,在中國沒有過,世界上也極為罕見。一月十九日上午,青島市立醫院的專家在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給患病的白鯨“小樂”進行了手術。
圖為專家正在對對“小樂”左側尾鰭的潰瘍面實施手術切除。
圖為醫護人員正在對“小樂”左腹部的膿腫做消毒處理。
——中國首例白鯨手術在青島實施紀實
給極地海洋生物白鯨做手術,在中國沒有過,世界上也極為罕見。1月19日上午,記者在青島極地海洋世界親眼目睹了這一難得一見的手術全過程。
連日來,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的白鯨“小樂”的病情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征求了國內外極地館、海洋館及海洋動物專家的意見,經過反復論證,決定首開先例——為白鯨“小樂”做手術。
上午8點,記者隨極地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員及青島市立醫院的幾位專家趕到極地海洋世界表演場,在這里將為“小樂”實施手術。經過一段緊張有序的消毒、準備工作后,青島市立醫院的燒傷整形科專家徐國士教授及助手,開始按照既定的手術方案對“小樂”左側尾鰭的潰瘍面實施切除手術。
只見,醫護人員將“小樂”的尾鰭涂滿碘酒,并注射麻醉針。因為白鯨體形龐大且皮脂非常厚,連續進行了3、4次才注射成功。在確定麻醉成功后,徐教授正式開始手術,他用手術刀劃出切割范圍,為了徹底切除潰瘍面及其內部的壞死組織,一再擴大切除面積。
由于白鯨尾鰭內部有致密的結締組織,切除時只能以拉鋸的方式進行。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徐教授一共更換了4次刀片才徹底清除了壞死組織。“小樂”左右尾鰭的潰瘍面切除完畢并縫合后,暫養池上方的吊鉤上掛上吊瓶,進行輸液。隨后,醫護人員又對“小樂”左腹部的膿腫做了消毒處理。
下午1點左右,白鯨“小樂”度過了術后最艱難的疼痛階段,開始在馴養員的引導下進食。
雖然已經給“小樂”做完了手術,但手術之后的愈合更為重要。因為白鯨體形龐大,皮脂濃厚,且必須處在海水中,這也就為傷口的愈合造成了許多麻煩。怎么才能更好、更快地使傷口愈合?這個問題困擾了大家許久,最后決定還是采取自然愈合的方式,將 “小樂”所處暫養池的水循環系統改為單池循環,并配備臭氧消毒設備,以期“小樂”能夠在無菌的環境中慢慢愈合、康復。
青島市立醫院的徐教授及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副總經理劉振國先生表示,這次手術的情況是比較樂觀的,“小樂”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非常配合,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對于“小樂”的傷口愈合問題,徐教授表示,從動物進化過程來講,所有物種都是從海洋中誕生的,海水中的電解質情況與人類、哺乳動物是十分相似,但因傷口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愈合時間會比在干燥情況下愈合的時間長一些,而類似于白鯨之類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自身修復、抵抗能力會比較強。
記者看到,手術后白鯨“小樂”的情況穩定,醫護人員正在對它進行72小時監控。
來源:滕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