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遷徙是規模浩大的遠航,它們萬里跋涉的艱辛與毅力令人驚訝折服。生活在南美洲西沿海的綠海龜,成群結隊穿越萬頃波濤的大西洋,歷經兩個月,游過2000多千米,來到優美、靜謐的阿森松小島上。原來,它們是來此“旅行結婚”的。在這孤零零的小島上,它們各自尋找對象進行交配、產卵、繁衍下一代。接著,它們又成群結隊地返回巴西沿海。
在肯尼亞大峽谷馬革迪湖上的火烈鳥,不辭辛勞,飛越萬重山關尋找它們特別喜愛的淺水灘上的咸性藻類,因為這是它們繁衍后代的惟一營養食物。
那些貌似纖細柔弱的昆蟲也有驚人的遷途本領。飛蝗是“舉世聞名”的“馬拉松”健將:它們可以一口氣由非洲西部飛到英倫三島,輕而易舉地飛過八九百千米,最遠可以達3600多千米。在叢花中翩飛的蝴蝶是昆蟲中的“洲際旅行家”。每年秋季,美洲北部的蝴蝶要遷到南方過冬。它們橫渡波濤洶涌的大西洋,穿過亞速爾群島,然后飛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行程5000千米。英納克大蝴蝶,成群結隊從美國西北部向南飛行,穿越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來到墨西哥中部。它們在 2000米的高空任意飛翔,平均每小時可飛行十七八千米,如果加速飛行每小時可達90千米,即使遇上颶風也阻擋不了它們。
這些動物經過長途跋涉后,還能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嗎?科學家們給了我們比較準確的答案。原來,海龜除借助海流與海水化學成分導航外,還有憑借地球重力場導航的本領。它的日游的特定活動時間是由體內的生物鐘確定與控制的。鳥類飛行的“發動機”是胸肌。飛行時,雙翼不只是單純地上下撲動,還有向前推動的作用:許多鳥類靠著體內的生物鐘,在感覺上能隨時探知太陽位置,因而總能以太陽位置確定方位,這就是所謂的依據“太陽羅盤”進行的導航。
昆蟲飛行之謎也正在被科學家們揭開。遷飛昆蟲之所以能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是由于它們的機體內含有四氧化三鐵,因而具有感覺地球磁極的高超本領。
來源: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