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在《亞馬遜流域探險記》中說,食人魚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魚類之一。早在1914年,一個巴西農民騎騾過河,一不小心跌入河中,遭遇成群食人魚的攻擊,一會兒,就被吃剩了一副骨架。從此,食人魚的惡名——“比拉尼亞”傳播四方。
食人魚的故鄉
發源于秘魯的安第斯山區、橫貫南美洲北部的亞馬遜河,是在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之王”。河岸上是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河水中生活著 2000多種魚類,其中兇殘的食人魚有20余個不同品種,例如喜食牛的紅腹食人魚、有強烈侵襲性的“黑紫羅蘭”、戰斗力強大的“胭脂”食人魚、成魚全黑的黑色食人魚、腹背呈黃色的黃色食人魚、體紅色有黑條紋的“印第安武士”、性格粗暴的“黃鉆石”食人魚,還有“螢光”、“黑豆”、“尖嘴”、“大斑點”、“黑紅肚”等食人魚。
亞馬遜河是食人魚的故鄉,當地居民稱它為“三聲魚”。如果有人赤足過河時,不幸遇到食人魚襲擊,人們聽到第一聲驚恐的狂叫:救命呀!接著第二聲凄厲的嚎叫:痛死了!最后第三聲斷續的慘叫:哎……喲……!約莫3~5分鐘,人肉全被食人小魚啃光了。這就是“三聲魚”俗名的由來。
傳說,古代當地的暴君,常把觸犯他的“犯人”投入河中,讓食人魚活活咬死,吃光皮肉,故食人魚有“水鬼”、“水中狼族”之惡名。
食人魚的真面目
食人魚形似我國沿海出產的鯧,也與原產亞馬遜河的淡水白鯧相象,因而亦名“食人鯧”。經仔細觀察比較,可知食人鯧頭大腹圓,眼睛血色,目光尖銳。體長約25厘米,體色美麗,魚背墨綠,魚腹火紅,通體淺綠色。口寬大,上下頜生牙呈三角形,排列成鋸齒狀,土著人叫它為“鋸魚”。它的咬合力驚人,能穿破牛皮、咬斷鋼鉤。一張口就能咬下一塊整齊的肉,直徑約2.5厘米大。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帶上一只剛殺死的鴨子,乘上汽艇,來到食人魚經常出現的河道,先把鴨子在河水中攪動,再放出一些鴨子血水。食人魚側線發達,感覺靈敏,水流的波動和血腥味,引來一群紅腹食人魚。一會兒,提起繩頭一看,只剩下一副鴨骨架了。他們還捕捉了一條活的食人魚,十分小心地撥開魚唇,可見它長著比淡水白鯧多1倍的牙齒。有了這種攻擊型武器——三角形鋸齒,就是在河中稱霸的鱷魚也懼怕它三分。
當鱷魚碰上食人魚時,立即縮成一團,翻身向天,浮上水面,背部骨板朝下,使食人魚不能咬食腹部而免遭非命。兇殘成性的小小食人魚,居然會攻擊比它大千百倍的人畜。一條過河的牛,遇上食人魚群,不到10分鐘就被啃剩一副骨架。據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報告,1年被食人魚吃掉的奶牛高達1200頭,成為當地一大禍害。
新種食人魚
據外電報導:位于北歐的芬蘭灣,出現一種新的食人魚——“比爾鰻”。它形似長蛇,行動迅速,主動襲擊人。一個在涅瓦河邊洗衣的婦女被食人魚咬斷了一條腿;一名釣魚工人被撕斷一只手。列寧格勒的鉗工奧蓋正在修理水下線路時,從下水道過濾池中竄出一條大蛇形的水怪,迅猛地向他襲擊,奧蓋敏捷逃脫,食人魚撲空落地,鉆進通風柵而去。宅院管理工尼基京娜正在打掃院子,這兒離河岸有800米,一條蛇形食人魚爬行到此,張開長滿尖齒的大嘴,向她發起進攻,尼基京娜急忙用掃帚抵抗,反被它咬斷把柄,然后向河岸方向爬去。更嚴重的是不久前發現“比爾鰻”咬斷地鐵的地下電纜,頻發地鐵事故。往日平靜的芬蘭灣,因“比爾鰻”傷人作惡,弄得人們驚恐不安。
據俄羅斯生態學家丘馬科夫研究:“比爾鰻”的出現,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使涅瓦河口水體富營養化,綠藻大量繁殖,水溫升高,水質惡劣,造成生態環境破壞,加上一些曳網漁船,把亞馬遜河的比拉食人魚魚卵無意中帶至芬蘭灣,在涅瓦河口的特有條件下比拉魚與七鰓鰻(亦稱“八日鰻”)雜交,形成新種食人魚“比爾鰻”。這是學者的推測。著名生物學家波將金提醒人們:新魚種“比爾鰻”能在很不利的條件下生存和繁衍,它有非凡的生命力和極大的危害性,居然能在地面、草叢和冰雪上爬行,甚至能沿著排水管爬進澡堂、公廁,希望居民要提高警惕。
防范生物入侵
不久前,巴西亞馬遜河食人魚像一股旋風似的襲卷臺灣地區的職業釣魚池,引起魚類學家的擔心。
在自然界長期進化歷程中,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形成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如果有外來物種侵害,勢必破壞生態平衡,帶來災難性后果,這就是“生物入侵”。
據國內新聞媒體報導:近年來,一種出產于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在廣州、南寧、沈陽、成都等多個大城市的花鳥市場、海底世界熱賣。環保專家指出,我國南方多處氣候與亞馬遜河流域相似,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較為粗放,而繁殖的速度很快,一年可以多次產卵,雌魚在排卵期可產出3000~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36~48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一旦食人魚竄入河道、湖泊或水庫,達到一定規模時,會大量殺滅當地魚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對淡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并威脅人畜安全。
由于生物入侵帶來的嚴重后果,世界各國都采取從嚴防范措施。2002年夏天,美國馬里蘭州克羅夫頓的池塘里,發現有性情兇猛、以魚蛙為食的蛇頭魚,引起自然資源部官員的恐慌,立即成立科學家專門小組,經研究決定選用魚藤酮殺死蛇頭魚。美國政府還印發建議:禁止進口和跨州貿易28個種類的蛇頭魚,并在內政部的一份禁令中規定:任何運輸蛇頭魚者將被處以最長可達 6個月的監禁。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