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4%能耗指標首入發展目標 勿“注水”降耗指標
2006-03-14
3月5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的預期目標時,首次列入了單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這一新指標,這是對GDP增長8%左右的一個經濟增長質量指標。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均把單位GDP能耗指標列入在內。這是我國首次將能耗指標列入國家發展目標。單位GDP能耗今年降低4%左右,未來5年內降低20%左右的目標能否順利完成?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相關部門說“難度大”,一些代表、委員卻講“沒問題”。

    ■能耗指標成各部門“壓力”

    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國家將實行單位能耗目標責任和考核制度,單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指標要分解落實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將全面加強管理,把節能降耗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統計、評價考核體系,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區和主要行業的單位產值能耗情況。

    “評價考核和信息發布,無疑給不少部門和行業帶來了壓力!”全國人大代表趙鵬說。

    這個指標能否順利完成?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標難度很大。要實現這個目標,如果2006年經濟增長率為8%至9%,給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只留下4%至5%的空間。

    “在2005年能源消費增長率大幅下降的基礎上,在施工項目繼續快速增長對能源需求形成較大壓力的情況下,2006年再下降4至5個百分點,相當困難。”

    據記者了解,一些耗能部門、大戶也對此目標感到很“犯難”。

    ■“狠抓落實,就沒問題”

    “說難就難,說容易就容易,關鍵在于狠抓落實。”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秦池江認為,無論是4%左右,還是20%左右,完成這些指標都沒有問題。

    秦池江代表認為,降低能源消耗要加快科技進步、優化經濟結構和加強節能管理。“節能降耗的潛力很大,完成這些指標關鍵在于是否采取了切實措施。要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節約優先的方針,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節能降耗。”

    一些代表委員表示,能耗下降的主要途徑有:結構節能,即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耗較低的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服務業的比重,同時降低鋼鐵、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比重;技術節能,即通過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使單位產品能耗降下來;管理節能,即從企業管理、行業管理、機關管理和人們的消費中節能,這方面潛力很大。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顧問陸延昌舉例說,諸如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如果深挖潛力,利用余壓余熱發電,可使能源綜合效率大大提高,接近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能玩“分子分母”游戲

    “要實事求是,無論完成與否,絕對不能玩分子分母的游戲!”全國人大代表王淑森說。

    為了追求政績,如同近年來一些地方將上報的GDP“注水”一樣,王淑森代表很擔心“能耗指標”日后被虛假注水的問題。“只要是指標和比例,出‘歪招’就可以在增減分子分母上做文章,說大就大,說小就小。”

    完成能耗降低指標,確有實際困難,但關鍵是要少想“歪招”,多尋找有效降耗途徑。陸延昌委員說,各行業和重點用能單位要結合節能目標,科學規劃增量,優化存量,加快先進適用節電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和應用,完成能耗降低指標完全有信心。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負責人明確指出,當前要采取切實措施,注重抓好兩個方面:一是防止出現因能源供需形勢趨于好轉而放松對鋼鐵、電解鋁、電石、汽車、水泥、銅冶煉產能盲目擴張的傾向;二是完善節能降耗的體制政策,將GDP能耗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黨政干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和完善能源統計工作,認真實施單位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